會員登入
帳號:
密碼:
認證:
3731
詢價必答
姓名:
性別: 男.
電話:
手機:
股票名稱:
詢價 (買):
詢價 (賣):
張數:
認證:
9502
以手機號碼自動登入:

02-2553-3311

QRCode 便捷網址連結

首頁 > 最新消息 > 未上市即時新聞
未上市即時新聞
~ 訊息來源 全部收起全部展開
項次 股票名稱 標題 訊息來源 日期
1 華旭先進
摘錄資訊觀測
2025-09-17
1.事實發生日:民國114年08月15日
2.公司名稱:華旭先進股份有限公司(原名:華旭矽材股份有限公司)
3.與公司關係(請輸入本公司或子公司):本公司
4.相互持股比例:不適用
5.發生緣由:
(1)公司名稱變更核准日期/事實發生日:民國114年08月15日
(2)公司名稱變更核准文號:經授商字第11430101870號
(3)更名案股東會決議通過日期:民國114年06月10日
(4)變更前公司名稱:華旭矽材股份有限公司
(5)變更後公司名稱:華旭先進股份有限公司
(6)變更前公司簡稱:華旭矽材
(7)變更後公司簡稱:華旭先進
6.因應措施:無。
7.其他應敘明事項:(1)本公司股票代號未變動,仍為6682,本公司簡稱變更為「華旭先進」。
(2)本公司英文名稱變動為「Hua Hsu Advanced Technology Co., Ltd.」。
(3)有關本公司更名全面換發有價證券等相關事宜,俟日期確定後,另行公告。
(4)本公司於民國114年08月19日收到經濟部變更登記核淮函。
(5)依據「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證券商業處買賣興櫃股票審查準則」
第二十七條規定,連續公告三個月。
2 富邦人壽
摘錄工商A3版
2025-09-17

  壽險公司啟動匯率避險大作戰,「壽險雙雄」未雨綢繆,富邦人壽 計畫增持美國公債,支應美元保單投資需求,並採取更具彈性的避險 策略;國泰人壽打算加碼海外債券配置,並延長換匯交易的天期因應 。

  國泰人壽先前指出,今年上半年,外匯避險成本因新台幣匯率大幅 升值11%,較今年首季增加、來到1.45%,不過整體避險成本仍有效 控制在公司長期避險目標1.5%內。國泰人壽指出,5月已採用外匯價 格準備金新制,並於6月申請「第二桶金」提升外匯操作彈性。因海 外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避險成本偏高,公司選擇到期不續做 ,進而提升未避險比重,截至今年第二季,傳統避險比重降至60%。

  截至今年8月20日,外匯價格準備金餘額超過560億元而言,預估足 以支應到新台幣對美元升至27.5元。今年8月底,外匯價格準備金更 進一步增至653億元,匯率波動對國壽損益的影響已大幅降低。國泰 人壽強調,將加碼海外債券配置,並延長換匯交易的天期因應。

  富邦人壽表示,匯率操作將維持穩健保守原則,機動調整避險比例 ,預估年化避險成本可回到長期1%~1.5%區間。在避險工具使用上 ,若預期新台幣匯率升值、美元走貶,就會加碼NDF,但NDF屬於較短 線操作而非長期做法,因為NDF的價格反映供需,一旦市場上對台幣 有升值預期時,NDF的價格也會隨之波動。

  富邦人壽表示,以6月底情況而言,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每變動1角, 對匯兌損益的影響數約為18億元,會反映在外匯價格準備金增減上; 截至8月底,富邦人壽外匯價格準備金已達805億元。富邦人壽未來計 畫增持美國公債,以支應美元保單投資需求。

3 富邦人壽
摘錄工商A3版
2025-09-17

  花旗環球證券指出,銀行股今年以來表現優於壽險股14%,主因在 於,即便於美國聯準會(Fed)降息環境下,銀行股仍展現韌性,加 上投資人面對總體經濟不確定性時,尋求避風港。不過,花旗環球最 新報告基於四大理由,認為壽險股報酬風險比轉趨有利,一口氣升評 富邦金、國泰金至「買進」。

  壽險族群具備評價修復、獲利成長的雙重契機,外資研究機構建議 旗下客戶重新關注富邦金與國泰金的投資價值。相較於花旗環球升評 富邦金與國泰金,滙豐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建名則認 為,金控雙雄目前報酬風險比合理,維持「中立」投資評等,反而看 好玉山金與中信金,青睞其具備穩健銀行基本面,以及強勁的資本實 力。

  花旗環球證券說明,基於四大理由,對壽險族群的看法較為正面: 一、關稅不確定性趨緩,加上AI需求強勁,帶動股市迅速回升,MSC I世界指數與台股加權指數第三季迄今分別上漲6%與14%,有助壽險 公司提升股利支付能力。二、未來匯率變化所帶來的獲利波動可能有 限,國壽、富邦人壽在主管機關支持措施下,至6月底外匯價格變動 準備金均已超過500億元。三、由於銀行股今年股價表現大幅領先, 銀行與壽險股今年預估現金殖利率已大致收斂;然壽險股受惠於低基 期效果,以及IFRS 17潛在利多,2026年可能具備更大上行潛力。四 、美國殖利率曲線趨於陡峭,有望推升壽險業避險後經常性收益。

  花旗環球給予國泰金「買進」投資評等,並將推測合理股價由65元 拉高到73.9元。富邦金方面,則將推測合理股價由85.8元,調升至9 9元,隱含挑戰三位數股價新紀錄的可能性。

4 台灣證交所
摘錄工商A3版
2025-09-17
 為避免去年中國大陸十一長假期間及恢復交易後,於櫃買市場交易 00887永豐中國科技50再次發生股價暴漲暴跌,引發重大爭議,據了 解,最快今年十一長假,陸股ETF將可以暫停交易,不用再摸黑交易 。證期局對此表示,關於如何避免00887事件重演,開過多次會議, 有多項解決之道,是否「大陸休市時,台灣陸股ETF跟著暫停交易」 ,要待櫃買中心檢討規章後,再看可行不可行。

  去年9月下旬,大陸政府推出救市措施,造成在台掛牌的中概股ET F暴漲暴跌。當時市場預期「十一長假」後股市將大漲,導致永豐中 國科技50大ETF(00887)在長假期間遭投資人瘋搶,價格被大幅拉抬 ,溢價一度飆至224%,沒想到後來卻未如預期的大漲,造成00887的 暴跌。

  證期局指出,關於00887事件的改進,有二大原則,一是要與國際 有一致性的原則,陸股ETF不只在台灣有,其他國家也有發行,若台 灣要「獨步全球」也要有獨步的充分理由;二是要看合理性,全球股 市都有不同的休市日期,若陸股休市時台灣陸股ETF就跟著暫停交易 ,那美股、歐股也會遇同樣問題,所以要看其合理性。

  中國大陸今年十一長假將中秋節與十一合併,共長達八天連假,從 10月1日至10月8日陸股休市不交易,但期間台股共交易五個交易日, 陸股ETF若正常交易,容易引起市場詬病,投資人沒有連動的指數參 考,等於是摸黑交易。

  去年十一長假,在櫃買市場交易的永豐中國科技50,因向來成交量 較小,淪為特定人炒作,致股價出現暴漲暴跌,十一陸股休市期間, 曾大漲超過1倍,在陸股恢復交易後,更重挫超過5成,並出現淨值一 天內蒸發3成的慘案,引發爭議。

  有鑑於此,臺灣證券交易所與櫃買中心經過研議後,決定聯手修改 相關法規,未來只要在證交所及櫃買中心發行的ETF,其連動股市休 市時間,在台股交易期間超過五天(含),發行投信可提出申請陸股 ETF暫停交易。相關人士認為,主管機關近日同意機率高,最快可在 今年十一長假上路。

5 新光三越
摘錄工商A6版
2025-09-17
  百貨業年度重頭戲周年慶,本周自台中起跑,被視為景氣風向球的 新光三越,首波自10月2日起跑。有別往年,新光三越今年首波周慶 名單少了台中店,改由北市南西店領銜起跑,單店周慶業績目標力拚 33.2億元、年增0.6%,全台16店全檔業績目標定為197.2億元、年增 1.1%。

  至於新光三越台中店雖規劃在9月底復業,但未如慣例加入首波周 慶行列,預計有機會加入第二波周年慶行列。

  台北南西店在一、三館改裝帶動下,今年前八月業績年增2%,成 長幅度居全台新光三越之冠。新光三越北區處長鄭宇書強調,今年周 年慶的最大挑戰會是來客數,因為全台百貨市場截至目前表現相對冷 ,而民眾出國潮仍積極,加上LaLaport、統一Dream Plaza等新商場 加入市場競爭,分散百貨消費客群,她強調,新光三越的會員的穩定 度沒問題,新客會是需要加強的最大課題,以南西店三館改裝後確實 帶動不少年輕族群強大消費力。

  今年新光三越周年慶祭出11大亮點,包括迎合時下最火熱的韓流趨 勢,首度邀來韓國女團MAMAMOO隊長Solar(頌樂)代言宣傳大使,同 時暌違15年再度攜手全球超萌人氣IP史努比推出來店禮相關IP商品, 將再度點燃Snoopy粉絲收藏魂,並攜手6,000家品牌廠商祭出最強回 饋,挑戰全台全檔業績上看197.2億元。
6 睿能創意
摘錄工商A6版
2025-09-17
  潤泰集團介入電動機車龍頭Gogoro經營滿周年,續推動營運轉骨。 繼年初設定2028年獲利目標後,經過近一年財務改造與組織調整,G ogoro現有經營團隊獲大股東認可,董事會16日宣布代理執行長姜家 煒真除,潤泰集團也計畫再注資25億元,將在2026年前完成新一輪增 資計畫,展現力挺Gogoro到底態度。

  姜家煒表示,Gogoro將持續專注提供優質顧客體驗與穩定可預期的 財務成果,新資金將用於新世代車輛與電池研發,並推進電池梯次應 用、儲能解決方案及加速越南市場布局。他強調,Gogoro獲利目標仍 不變,將衝刺2026年能源事業損益平衡、2027年產生自由現金流,2 028年合計車輛事業全面轉盈。

  根據Gogoro甫公告的第二季財報,上半年雖仍虧損4,420萬美元、 約新台幣13.3億元,但營運效率改善,營運現金流從去年同期的480 萬美元提升至1520萬美元;調整後EBITDA(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 達1,250萬美元、年增4.2%,毛利率亦從去年的13.5%提升至17%。

  姜家煒表示,國內機車市場需求下滑、補助政策調整與國際貿易等 不確定性挑戰,對Gogoro造成不小壓力,但上半年多項財務數據已有 改善,且能源業務持續成長,電池交換服務上半年營收7,210萬美元 ,年增逾8%,若排除一次性電池升級成本,能源事業已接近損益平 衡。

  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表示,Gogoro在過去一年展現高度行動力與經 營紀律,營運成果已逐步顯現;Gogoro董事尹崇堯亦指出,董事會對 團隊策略方向與專業能力深具信心;Gogoro董事長曾達夢表示,Gog oro不僅在台灣建構最大規模能源網路,也將加快對外輸出至東南亞 市場,拓展成長空間。事實上,身為創始大股東,尹衍樑過去數度注 資Gogoro,個人及集團旗下企業再加上兒子尹崇堯,總投資金額初估 逾新台幣百億元,合計對Gogoro持股估逾5成。在潤泰實際介入經營 一年後,此次再度加碼投資,並拍板人事真除,除鞏固Gogoro實際營 運資金,更釋出對Gogoro未來發展有信心的明確信號。
7 和泰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與氣候風險加劇下,保險業資本適足與信用狀況 備受關注。根據中華信用評等、標準普爾(S & P)、AM Best 等國 內外機構最新發布,台灣主要產險公司普遍維持穩健評等,展望大多 以「穩定」為主,顯示整體產險業信用體質良好。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獲得國際專業信評機構AM Best(貝氏評比 )肯定,財務實力評等由「B++」(良好)升等為「A-」(優秀), 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等也同步調升至「a-」(優秀),並給予「穩定」 的展望,顯示和泰產險資本適足率大幅改善,整體營運基礎穩健,反 映其資本適足率改善及營運穩健。

  在產險公司中,明台產險的評等最優且始終如一,因今年再獲中華 信用評等給予最高等級twAAA,並已連18年穩居該等級,展望「穩定 」,該公司在疫情前後都有保持最高評級的產險公司,顯示其資本結 構與風險管理深獲肯定。

  旺旺友聯指出,近期貝氏信評發布該公司評級A-(Excellent),展 望穩定;美國標準普爾評定該公司評級為A-,展望穩定;中華信評等 也給予國內信評等級為AA(twn),顯示該公司財務能力健全及營運績 效優良;台灣產物持續獲得S & P A-及中華信評twAA評等,展望穩 定,維持中上水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同樣獲得S & P「A」級別, 評等穩健。

  大型金控旗下產險,富邦產物保險在AM Best評等中維持A(優秀) ,國泰世紀產險維持A(優秀)、展望穩定。新光產險4月也獲得A.M .Best給予A/a+、展望穩定,南山產物保險評等A-(優秀)、展望穩 定。

  整體而言,台灣產險公司評等分布集中於twAA至twAAA或A級(優秀 ),大部分展望穩定,代表產險業在資本實力與風險控管上仍展現高 度韌性。
8 新安東京海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與氣候風險加劇下,保險業資本適足與信用狀況 備受關注。根據中華信用評等、標準普爾(S & P)、AM Best 等國 內外機構最新發布,台灣主要產險公司普遍維持穩健評等,展望大多 以「穩定」為主,顯示整體產險業信用體質良好。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獲得國際專業信評機構AM Best(貝氏評比 )肯定,財務實力評等由「B++」(良好)升等為「A-」(優秀), 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等也同步調升至「a-」(優秀),並給予「穩定」 的展望,顯示和泰產險資本適足率大幅改善,整體營運基礎穩健,反 映其資本適足率改善及營運穩健。

  在產險公司中,明台產險的評等最優且始終如一,因今年再獲中華 信用評等給予最高等級twAAA,並已連18年穩居該等級,展望「穩定 」,該公司在疫情前後都有保持最高評級的產險公司,顯示其資本結 構與風險管理深獲肯定。

  旺旺友聯指出,近期貝氏信評發布該公司評級A-(Excellent),展 望穩定;美國標準普爾評定該公司評級為A-,展望穩定;中華信評等 也給予國內信評等級為AA(twn),顯示該公司財務能力健全及營運績 效優良;台灣產物持續獲得S & P A-及中華信評twAA評等,展望穩 定,維持中上水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同樣獲得S & P「A」級別, 評等穩健。

  大型金控旗下產險,富邦產物保險在AM Best評等中維持A(優秀) ,國泰世紀產險維持A(優秀)、展望穩定。新光產險4月也獲得A.M .Best給予A/a+、展望穩定,南山產物保險評等A-(優秀)、展望穩 定。

  整體而言,台灣產險公司評等分布集中於twAA至twAAA或A級(優秀 ),大部分展望穩定,代表產險業在資本實力與風險控管上仍展現高 度韌性。
9 明台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與氣候風險加劇下,保險業資本適足與信用狀況 備受關注。根據中華信用評等、標準普爾(S & P)、AM Best 等國 內外機構最新發布,台灣主要產險公司普遍維持穩健評等,展望大多 以「穩定」為主,顯示整體產險業信用體質良好。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獲得國際專業信評機構AM Best(貝氏評比 )肯定,財務實力評等由「B++」(良好)升等為「A-」(優秀), 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等也同步調升至「a-」(優秀),並給予「穩定」 的展望,顯示和泰產險資本適足率大幅改善,整體營運基礎穩健,反 映其資本適足率改善及營運穩健。

  在產險公司中,明台產險的評等最優且始終如一,因今年再獲中華 信用評等給予最高等級twAAA,並已連18年穩居該等級,展望「穩定 」,該公司在疫情前後都有保持最高評級的產險公司,顯示其資本結 構與風險管理深獲肯定。

  旺旺友聯指出,近期貝氏信評發布該公司評級A-(Excellent),展 望穩定;美國標準普爾評定該公司評級為A-,展望穩定;中華信評等 也給予國內信評等級為AA(twn),顯示該公司財務能力健全及營運績 效優良;台灣產物持續獲得S & P A-及中華信評twAA評等,展望穩 定,維持中上水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同樣獲得S & P「A」級別, 評等穩健。

  大型金控旗下產險,富邦產物保險在AM Best評等中維持A(優秀) ,國泰世紀產險維持A(優秀)、展望穩定。新光產險4月也獲得A.M .Best給予A/a+、展望穩定,南山產物保險評等A-(優秀)、展望穩 定。

  整體而言,台灣產險公司評等分布集中於twAA至twAAA或A級(優秀 ),大部分展望穩定,代表產險業在資本實力與風險控管上仍展現高 度韌性。
10 富邦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與氣候風險加劇下,保險業資本適足與信用狀況 備受關注。根據中華信用評等、標準普爾(S & P)、AM Best 等國 內外機構最新發布,台灣主要產險公司普遍維持穩健評等,展望大多 以「穩定」為主,顯示整體產險業信用體質良好。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獲得國際專業信評機構AM Best(貝氏評比 )肯定,財務實力評等由「B++」(良好)升等為「A-」(優秀), 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等也同步調升至「a-」(優秀),並給予「穩定」 的展望,顯示和泰產險資本適足率大幅改善,整體營運基礎穩健,反 映其資本適足率改善及營運穩健。

  在產險公司中,明台產險的評等最優且始終如一,因今年再獲中華 信用評等給予最高等級twAAA,並已連18年穩居該等級,展望「穩定 」,該公司在疫情前後都有保持最高評級的產險公司,顯示其資本結 構與風險管理深獲肯定。

  旺旺友聯指出,近期貝氏信評發布該公司評級A-(Excellent),展 望穩定;美國標準普爾評定該公司評級為A-,展望穩定;中華信評等 也給予國內信評等級為AA(twn),顯示該公司財務能力健全及營運績 效優良;台灣產物持續獲得S & P A-及中華信評twAA評等,展望穩 定,維持中上水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同樣獲得S & P「A」級別, 評等穩健。

  大型金控旗下產險,富邦產物保險在AM Best評等中維持A(優秀) ,國泰世紀產險維持A(優秀)、展望穩定。新光產險4月也獲得A.M .Best給予A/a+、展望穩定,南山產物保險評等A-(優秀)、展望穩 定。

  整體而言,台灣產險公司評等分布集中於twAA至twAAA或A級(優秀 ),大部分展望穩定,代表產險業在資本實力與風險控管上仍展現高 度韌性。
11 國泰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與氣候風險加劇下,保險業資本適足與信用狀況 備受關注。根據中華信用評等、標準普爾(S & P)、AM Best 等國 內外機構最新發布,台灣主要產險公司普遍維持穩健評等,展望大多 以「穩定」為主,顯示整體產險業信用體質良好。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獲得國際專業信評機構AM Best(貝氏評比 )肯定,財務實力評等由「B++」(良好)升等為「A-」(優秀), 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等也同步調升至「a-」(優秀),並給予「穩定」 的展望,顯示和泰產險資本適足率大幅改善,整體營運基礎穩健,反 映其資本適足率改善及營運穩健。

  在產險公司中,明台產險的評等最優且始終如一,因今年再獲中華 信用評等給予最高等級twAAA,並已連18年穩居該等級,展望「穩定 」,該公司在疫情前後都有保持最高評級的產險公司,顯示其資本結 構與風險管理深獲肯定。

  旺旺友聯指出,近期貝氏信評發布該公司評級A-(Excellent),展 望穩定;美國標準普爾評定該公司評級為A-,展望穩定;中華信評等 也給予國內信評等級為AA(twn),顯示該公司財務能力健全及營運績 效優良;台灣產物持續獲得S & P A-及中華信評twAA評等,展望穩 定,維持中上水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同樣獲得S & P「A」級別, 評等穩健。

  大型金控旗下產險,富邦產物保險在AM Best評等中維持A(優秀) ,國泰世紀產險維持A(優秀)、展望穩定。新光產險4月也獲得A.M .Best給予A/a+、展望穩定,南山產物保險評等A-(優秀)、展望穩 定。

  整體而言,台灣產險公司評等分布集中於twAA至twAAA或A級(優秀 ),大部分展望穩定,代表產險業在資本實力與風險控管上仍展現高 度韌性。
12 南山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全球金融市場波動與氣候風險加劇下,保險業資本適足與信用狀況 備受關注。根據中華信用評等、標準普爾(S & P)、AM Best 等國 內外機構最新發布,台灣主要產險公司普遍維持穩健評等,展望大多 以「穩定」為主,顯示整體產險業信用體質良好。

  和泰產險表示,該公司獲得國際專業信評機構AM Best(貝氏評比 )肯定,財務實力評等由「B++」(良好)升等為「A-」(優秀), 長期發行人信用評等也同步調升至「a-」(優秀),並給予「穩定」 的展望,顯示和泰產險資本適足率大幅改善,整體營運基礎穩健,反 映其資本適足率改善及營運穩健。

  在產險公司中,明台產險的評等最優且始終如一,因今年再獲中華 信用評等給予最高等級twAAA,並已連18年穩居該等級,展望「穩定 」,該公司在疫情前後都有保持最高評級的產險公司,顯示其資本結 構與風險管理深獲肯定。

  旺旺友聯指出,近期貝氏信評發布該公司評級A-(Excellent),展 望穩定;美國標準普爾評定該公司評級為A-,展望穩定;中華信評等 也給予國內信評等級為AA(twn),顯示該公司財務能力健全及營運績 效優良;台灣產物持續獲得S & P A-及中華信評twAA評等,展望穩 定,維持中上水準;新安東京海上產險同樣獲得S & P「A」級別, 評等穩健。

  大型金控旗下產險,富邦產物保險在AM Best評等中維持A(優秀) ,國泰世紀產險維持A(優秀)、展望穩定。新光產險4月也獲得A.M .Best給予A/a+、展望穩定,南山產物保險評等A-(優秀)、展望穩 定。

  整體而言,台灣產險公司評等分布集中於twAA至twAAA或A級(優秀 ),大部分展望穩定,代表產險業在資本實力與風險控管上仍展現高 度韌性。
13 和泰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據產險業最新統計,今年前八個月全體產險公司簽單保費累計達1 ,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率8.4%,市場規模再度推升至歷史新高 。

  險種結構上,商業險需求依舊暢旺,其中商業火險、商業地震險與 颱風洪水險前八個月簽單保費年增率均達14%~15%;工程險表現更 為突出,簽單保費達173億元,年增32%,為各險種之冠;另有專業 責任險、個人綜合險及健康險等險種,年增率也高於20%。

  任意車險卻成為整體簽單保費年增率收斂的主因,前八個月簽單保 費788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近30億元、年增率4%。產險業者指出, 受美台關稅案不確定性影響,新車買氣遭壓抑,若第四季關稅政策底 定,潛在需求釋出,車險成長率仍有回升空間。

  觀察主要產險業者表現,富邦產險前八個月累計簽單保費478億元 、年增7.4%,穩居第一;國泰世紀產險275億元、年增10.7%,位居 第二;新光產險簽單保費184億元、年增5.5%。三大產險公司保費規 模均創高,但成長率不如去年。業者分析,去年基期較高,加上工程 險成長幅度下降,及船體險、航空險、漁船險與核能險等業務簽單保 費衰退,均使今年整體增幅收斂。

  但仍有多家公司繳出雙位數成長成績,包括裕利安宜年增29%、美 商安達年增27%、中信產險年增19%、泰安產險年增 16%、南山產 險年增13%、和泰產險年增11%。整體而言,雖然今年前八個月產險 市場的成長率不到1成,但在中大型業者穩定支撐下,加上部分外商 與中型產險公司快速成長,市場依舊保持中高位數的擴張動能。
14 國泰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據產險業最新統計,今年前八個月全體產險公司簽單保費累計達1 ,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率8.4%,市場規模再度推升至歷史新高 。

  險種結構上,商業險需求依舊暢旺,其中商業火險、商業地震險與 颱風洪水險前八個月簽單保費年增率均達14%~15%;工程險表現更 為突出,簽單保費達173億元,年增32%,為各險種之冠;另有專業 責任險、個人綜合險及健康險等險種,年增率也高於20%。

  任意車險卻成為整體簽單保費年增率收斂的主因,前八個月簽單保 費788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近30億元、年增率4%。產險業者指出, 受美台關稅案不確定性影響,新車買氣遭壓抑,若第四季關稅政策底 定,潛在需求釋出,車險成長率仍有回升空間。

  觀察主要產險業者表現,富邦產險前八個月累計簽單保費478億元 、年增7.4%,穩居第一;國泰世紀產險275億元、年增10.7%,位居 第二;新光產險簽單保費184億元、年增5.5%。三大產險公司保費規 模均創高,但成長率不如去年。業者分析,去年基期較高,加上工程 險成長幅度下降,及船體險、航空險、漁船險與核能險等業務簽單保 費衰退,均使今年整體增幅收斂。

  但仍有多家公司繳出雙位數成長成績,包括裕利安宜年增29%、美 商安達年增27%、中信產險年增19%、泰安產險年增 16%、南山產 險年增13%、和泰產險年增11%。整體而言,雖然今年前八個月產險 市場的成長率不到1成,但在中大型業者穩定支撐下,加上部分外商 與中型產險公司快速成長,市場依舊保持中高位數的擴張動能。
15 富邦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據產險業最新統計,今年前八個月全體產險公司簽單保費累計達1 ,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率8.4%,市場規模再度推升至歷史新高 。

  險種結構上,商業險需求依舊暢旺,其中商業火險、商業地震險與 颱風洪水險前八個月簽單保費年增率均達14%~15%;工程險表現更 為突出,簽單保費達173億元,年增32%,為各險種之冠;另有專業 責任險、個人綜合險及健康險等險種,年增率也高於20%。

  任意車險卻成為整體簽單保費年增率收斂的主因,前八個月簽單保 費788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近30億元、年增率4%。產險業者指出, 受美台關稅案不確定性影響,新車買氣遭壓抑,若第四季關稅政策底 定,潛在需求釋出,車險成長率仍有回升空間。

  觀察主要產險業者表現,富邦產險前八個月累計簽單保費478億元 、年增7.4%,穩居第一;國泰世紀產險275億元、年增10.7%,位居 第二;新光產險簽單保費184億元、年增5.5%。三大產險公司保費規 模均創高,但成長率不如去年。業者分析,去年基期較高,加上工程 險成長幅度下降,及船體險、航空險、漁船險與核能險等業務簽單保 費衰退,均使今年整體增幅收斂。

  但仍有多家公司繳出雙位數成長成績,包括裕利安宜年增29%、美 商安達年增27%、中信產險年增19%、泰安產險年增 16%、南山產 險年增13%、和泰產險年增11%。整體而言,雖然今年前八個月產險 市場的成長率不到1成,但在中大型業者穩定支撐下,加上部分外商 與中型產險公司快速成長,市場依舊保持中高位數的擴張動能。
16 中信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據產險業最新統計,今年前八個月全體產險公司簽單保費累計達1 ,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率8.4%,市場規模再度推升至歷史新高 。

  險種結構上,商業險需求依舊暢旺,其中商業火險、商業地震險與 颱風洪水險前八個月簽單保費年增率均達14%~15%;工程險表現更 為突出,簽單保費達173億元,年增32%,為各險種之冠;另有專業 責任險、個人綜合險及健康險等險種,年增率也高於20%。

  任意車險卻成為整體簽單保費年增率收斂的主因,前八個月簽單保 費788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近30億元、年增率4%。產險業者指出, 受美台關稅案不確定性影響,新車買氣遭壓抑,若第四季關稅政策底 定,潛在需求釋出,車險成長率仍有回升空間。

  觀察主要產險業者表現,富邦產險前八個月累計簽單保費478億元 、年增7.4%,穩居第一;國泰世紀產險275億元、年增10.7%,位居 第二;新光產險簽單保費184億元、年增5.5%。三大產險公司保費規 模均創高,但成長率不如去年。業者分析,去年基期較高,加上工程 險成長幅度下降,及船體險、航空險、漁船險與核能險等業務簽單保 費衰退,均使今年整體增幅收斂。

  但仍有多家公司繳出雙位數成長成績,包括裕利安宜年增29%、美 商安達年增27%、中信產險年增19%、泰安產險年增 16%、南山產 險年增13%、和泰產險年增11%。整體而言,雖然今年前八個月產險 市場的成長率不到1成,但在中大型業者穩定支撐下,加上部分外商 與中型產險公司快速成長,市場依舊保持中高位數的擴張動能。
17 泰安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據產險業最新統計,今年前八個月全體產險公司簽單保費累計達1 ,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率8.4%,市場規模再度推升至歷史新高 。

  險種結構上,商業險需求依舊暢旺,其中商業火險、商業地震險與 颱風洪水險前八個月簽單保費年增率均達14%~15%;工程險表現更 為突出,簽單保費達173億元,年增32%,為各險種之冠;另有專業 責任險、個人綜合險及健康險等險種,年增率也高於20%。

  任意車險卻成為整體簽單保費年增率收斂的主因,前八個月簽單保 費788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近30億元、年增率4%。產險業者指出, 受美台關稅案不確定性影響,新車買氣遭壓抑,若第四季關稅政策底 定,潛在需求釋出,車險成長率仍有回升空間。

  觀察主要產險業者表現,富邦產險前八個月累計簽單保費478億元 、年增7.4%,穩居第一;國泰世紀產險275億元、年增10.7%,位居 第二;新光產險簽單保費184億元、年增5.5%。三大產險公司保費規 模均創高,但成長率不如去年。業者分析,去年基期較高,加上工程 險成長幅度下降,及船體險、航空險、漁船險與核能險等業務簽單保 費衰退,均使今年整體增幅收斂。

  但仍有多家公司繳出雙位數成長成績,包括裕利安宜年增29%、美 商安達年增27%、中信產險年增19%、泰安產險年增 16%、南山產 險年增13%、和泰產險年增11%。整體而言,雖然今年前八個月產險 市場的成長率不到1成,但在中大型業者穩定支撐下,加上部分外商 與中型產險公司快速成長,市場依舊保持中高位數的擴張動能。
18 南山產險
摘錄工商A 11
2025-09-17
  據產險業最新統計,今年前八個月全體產險公司簽單保費累計達1 ,98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增率8.4%,市場規模再度推升至歷史新高 。

  險種結構上,商業險需求依舊暢旺,其中商業火險、商業地震險與 颱風洪水險前八個月簽單保費年增率均達14%~15%;工程險表現更 為突出,簽單保費達173億元,年增32%,為各險種之冠;另有專業 責任險、個人綜合險及健康險等險種,年增率也高於20%。

  任意車險卻成為整體簽單保費年增率收斂的主因,前八個月簽單保 費788億元,比去年同期多出近30億元、年增率4%。產險業者指出, 受美台關稅案不確定性影響,新車買氣遭壓抑,若第四季關稅政策底 定,潛在需求釋出,車險成長率仍有回升空間。

  觀察主要產險業者表現,富邦產險前八個月累計簽單保費478億元 、年增7.4%,穩居第一;國泰世紀產險275億元、年增10.7%,位居 第二;新光產險簽單保費184億元、年增5.5%。三大產險公司保費規 模均創高,但成長率不如去年。業者分析,去年基期較高,加上工程 險成長幅度下降,及船體險、航空險、漁船險與核能險等業務簽單保 費衰退,均使今年整體增幅收斂。

  但仍有多家公司繳出雙位數成長成績,包括裕利安宜年增29%、美 商安達年增27%、中信產險年增19%、泰安產險年增 16%、南山產 險年增13%、和泰產險年增11%。整體而言,雖然今年前八個月產險 市場的成長率不到1成,但在中大型業者穩定支撐下,加上部分外商 與中型產險公司快速成長,市場依舊保持中高位數的擴張動能。
19 萬寶投顧
摘錄工商A3版
2025-09-16
  台股上周天天創高,市場警覺性升高,15日開漲曇花一現,隨即獲 利了結出籠,廣達、大立光及中信金等接棒穩盤,加權指數量縮強守 5日線,以25,357點、下跌117點或0.46%作收。

  法人表示,台股操作難度上升,加權指數仍有創高的機會,惟逢高 應調節、降低持股部位。

  至於15日的亞股多頭氣盛,日、韓、陸、港股等盤中齊攻高,台股 表現偏弱,同時今年以來在全球主要股市表現也相對弱勢。據統計, 今年以來韓股飆漲逾42%、港股及深圳股市各勁揚31.84%及24.88% ,而費半指數及上證指數也約漲15%上下,均比台股今年來漲10.08 %大。

  富邦投顧董事長陳奕光認為,台股近期將在24,800~25,800點大區 間震盪,在台股漲幅相對全球主要股市少、台積電ADR較台股集中市 場現貨價格有逾24%溢價、各種題材性供應鏈持續發酵、美國將降息 可望帶來7,000億元資金效應,帶動台股高點有機會上探25,800點~ 26,000點。

  陳奕光提醒,目前也存在風險,包括美國已錯過7月最佳降息時機 ,美國8月就業市場保守,9月降息已出現景氣轉折;台股資金過度集 中在少數股票,僅有3成股票站在年線,7成股價沒跟上;土洋大對作 。因此,建議投資人逢高降低持股至5成以下。

  從消息面來看,台指期周三結算,仍有機會拉高結算;台北國際航 太暨國防展18~20日登場,相關題材熱鬧;新青安豁免天條傳出央行 將再鬆手激勵營建股大漲;蘋果新品發表後供應鏈展開拉貨潮大立光 領漲。

  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則認為,美國18日凌晨將宣布降息,目前 估計應為1碼,2碼的機率不高,而航太展、蘋概股題材等,市場也多 已提前反應,盤面上許多中小型股更出現獲利了結賣壓、明顯回檔, 因此,建議保守操作。

  萬寶投顧董事長朱成志指出,台股短線整理拉回是好事,中長線仍 有機會往上,目前仍處在大多頭行情末升段行情中,還沒有重大轉折 出現,大盤將呈震盪走多,目前出現個股調整。
20 富邦人壽
摘錄工商A3版
2025-09-16
 美國聯準會9月將降息,新台幣匯率新一波升勢再起,金管會責任 準備金釋出轉列外匯準備金政策成「及時雨」。據統計,六大壽險8 月外匯價格準備金合計達3,067億元,締造歷史新高,單月暴增逾千 億元,讓壽險公司更有「本錢」抵禦未來新台幣匯率升值衝擊。

  六大壽險今年7月底外匯準備金餘額為1,955億元,8月在責準金轉 列政策與新台幣匯率回貶下,外價金餘額全數較前一個月上漲,合計 暴增1,112億元。國泰、富邦、新光人壽的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餘額 都在500億元以上,其中國泰人壽653億元,月增近300億元;富邦人 壽高達805億元,月增263億元;新光人壽775億元,月增約200億元; 凱基人壽與台灣人壽外匯準備金餘額分別為逾320億元與207億元。

  國泰人壽指出,受到外資匯出及現金股利發放影響,新台幣匯率8 月貶值2.3%,有利外匯價格準備金快速累積,將有助進一步強化外 匯波動抵禦能力,有效管理外匯風險。

  富邦人壽表示,市場持續消化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響,美元走勢轉 趨穩定,新台幣逐步回吐第二季升值幅度,有助外匯價格準備金餘額 持續提升。

  台灣人壽從今年6月開始適用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新制,7月也申請 釋出責任準備金並獲核准,增提外匯價格變動準備金151億元,8月底 台灣人壽外匯準備金餘額約206億元。

  凱基人壽法說會時指出,下半年匯率回穩,加上7月已取得核准釋 出責準金來充實外匯準備金約232億元,可大幅降低外匯波動的影響 ,截至8月底為止,外價金水位累積到逾320億元。
 
第 1 頁/ 共 21 頁( 413 筆)
免責聲明:
本站為未上市、興櫃股票資訊分享社群網站從不介入任何未上市股票買賣、交易,相關資訊若與主管機關資料相左以主管機關資料為準
內容如涉及有價證券或商品相關之記載或說明者,並不構成要約,使用者請自行斟酌,若依本資料投資後盈虧自負。
 
回到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