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台電釋單 士電、華城成最大贏家 |
摘錄工商A 16 |
2025-07-16 |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4月至7月陸續釋出161KV、345KV電力級變壓器、 GIS開關、改良套管型桿上變壓器等重電設備等標案,國內機電大廠 業績受惠,其中士電、華城各拿下超過20億元標案而成為最大贏家, 大同得標約6.67億元,中興電也有斬獲。
氣溫飆升,電力需求孔急,加上丹娜絲颱風重創雲嘉南高屏地區, 台電先以配電盤及變壓器等重電設備庫存因應,之後可望再釋出配電 盤、變壓器及GIS開關等重電設備訂單,士電、東元、中興電、華城 等機電廠將受益。
業者指出,台電公告4月1日至7月10日,釋出161KV及345KV電力級 變壓器、GIS開及改良套管型桿上變壓器等重電設備標案,標案金額 合計80億元以上。台電採取最低價標,4月15日改良套管型桿上變壓 器48.03億元,歐立諾得標金額近8.84億元,歐立諾與大亞集團合作 ,使用大亞提供PVW平角漆包線。士電以7.73億元得標、華城得標金 額近7.99億元、大同得標金額5.52億元。5月29日161KV電力變壓器標 案,士電及華城各以3.02億元得標。6月4日三相69KV25MVA電力變壓 器標案,士電得標金額2.11億元、華城0.64億元。7月10日35KV變壓 器,士電得標金額9.75億元、華城近2.79億元。
士電指出,士電因應未來十年訂單需求,總計斥資23億元,在新竹 湖口廠區內,新擴建兩座161KV電力級大型特高壓變壓器廠,未來兩 廠啟用後,年產能可增加3~4成。
華城表示,美國有20個州電力公司是華城的客戶,去年第四季新增 120億元訂單,有60億元來自AI算力中心,華城是軟銀及甲骨文等企 業合組的星門計畫第一期電力變壓器指定廠商,訂單金額20億元。
|
2 |
台電災後釋單 線纜業將進補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7-15 |
丹娜絲颱風,造成雲嘉南高屏等地區電力設備嚴重損害,但線纜族 群並未如市
場預期出現採購電線電纜的急單。業者表示,這次災損電 線桿及架空電纜,台電
庫存足以支應,之後台電可望釋出69KV及161 KV等超高壓線纜標案,線纜族群
災後重建商機仍可期待。
台電外勤員工及承包商最近忙修復電力,市場預期,線纜業因台電 新增採購
線纜需求而受益。線纜類股14日早盤漲多跌少,中場過後, 線纜業上市公司股價
翻轉,漲價家數減少。
華新(1605)指出,這次風災損壞的電線桿及架空電纜等產品,台 電平常會
備庫存,預估還可以調撥。多家不願意具名線纜業者表示, 迄今尚未聽聞台電緊
急採購電線電纜訊息,目前台電要求線纜業加快 既有訂單交貨期,需加速出貨。
業者指出,台電正在南台灣全力搶修電力,等電力全面恢復供電, 台電為回
補庫存,勢必加速釋出69KV及161KV超高壓等電線電纜標案 ,只要符合投標資
格的線纜業者,大都可受惠。
業者表示,台電持續釋出強韌電網計畫標案,除榮星生產漆包線無 法參與
外,其他線纜廠今年訂單無虞、產能滿載。台電占部分線纜廠 上半年營收40%~
60%多不等。華電(1603)、大亞(1609)、宏泰 (1612)、大山(1615)、合
機(1618)在手訂單50億元以上,華榮 (1608)在手訂單超過80億元,大東電
(1623)在手訂單破百億元。
華電、華新、華榮、大亞、宏泰、大山及合機等線纜廠上半年營收 均比去年
同期成長。華電、宏泰、大山、合機及大東電6月及上半年 營收均創同期新高;
大亞6月營收改寫同期次高、上半年合併營收創 同期新高。
|
3 |
舉債受限 不利公建投資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7-13 |
台電千億撥補案卡關,截至今年5月底台電負債比高達93.9%,舉債受限,不利台電籌資,長期不利電源開發及電網韌性等重大公共建設投資。
台電虧損主要來自售電,依台電財報顯示,今年前五月台電每度售電成本為3.94元,高於去年3.71元,主要是今年初中油接連調漲氣價,因此發電成本仍高,台電每賣一度電要賠0.37元。
但台電同時須配合經濟發展、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持續開發電源及用電需求,穩定產業供電,今年固定資產投資計畫高達2,690億元,創下近年投資高峰。
其中今年台電要執行專案計畫達1,457億元,包括攸關半導體廠先進製程量產2奈米、3奈米的南科超高壓變電所擴建、寶山超高壓變電所新建工程,以及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建計、通霄電廠第二期更新改建、大林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等,都是國家重大投資計畫。
截至今年5月底,台電負債達2.6兆元,長短期借款達1.7兆元,負債比93.9%,比去年同期93.4%還要惡化。台電累計虧損4,514億元。台電主管表示,台電累虧嚴重,若無政府撥補,又不能調漲電價,財務持續惡化,舉債能力受高度限制。因此爭取以國庫撥補直接打銷部分虧損,使台電財務大幅改善,以利長期持續投資重大公共建設。
|
4 |
台電10月電價 凍漲機率高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7-13 |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台電千億撥補落空,外界預期10月電價恐要漲5%。因美國即將公布對等關稅,衝擊國內產業,加上全球需求走緩,國際燃油價格有機會走跌,10月電價凍漲機率高。經濟部能源署昨(12)日表示,持續爭取撥補經費,維持台電營運。
經濟部能源署昨日發出新聞稿指出,台電近年因配合政府凍漲電價政策,以穩定物價、保障民生,已先行吸收超過6,000億元成本,對台電財務造成沉重壓力。經濟部持續爭取撥補經費,但仍有3,000億元未補足。外界解讀,經濟部態度是,先爭取撥補救台電,不希望漲電價波及百工百業。
經濟部預計9月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10月電價。依規定,台電將會報告財務及成本結構,也會表達爭取調漲電價以永續經營,但是否要調漲電價,將由電價費率審議會決定。
台電千億撥補遭刪除,經濟部昨日新聞稿指出,近日南部飽受颱風侵襲,台電全力投入災後搶修,維持供電穩定,但遺憾的是,立法院多次刪除政府對台電撥補預算,延宕加強電網韌性時程,嚴重損害公用事業財務穩定,亦有違尊重專業的原則。
據透露,經濟部現在立場就是先爭取預算撥補,穩住台電經營,不希望調整電價,影響百工百業。
截至今年5月底,台電累計虧損4,514億元。今年前五月稅前虧損285億元,虧損較去年同期縮小一半。接下來6月起實施夏月電價,可多挹注台電營收。此外,若以伊中東戰事未惡化,加上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國際油價、天然氣價有機會回穩等,都有機會縮小台電今年虧損。台電年初時預估2025年還會再虧400多億元。
另據了解,雖然特別條例千億撥補遭刪,但政院仍可再提追加預算千億,持續跟國會溝通;對此,經濟部表示,要以何種方式繼續爭取撥補,都可以討論。但政界人士分析,要繼續爭取撥補,執政黨應是等7月大罷免投票結果再做決定。
先前有立委提出補助千億須附帶決議凍漲電價。能源署強調,現行電價調整依法為電價費率審議會職責,凍漲電價將破壞電價審議獨立運作機制,且電價費率無法反映燃料價格及經濟情勢變化,將影響台電財務穩定性,呼籲電價調整仍應依照現行電價審議機制辦理。
|
5 |
舉債受限 不利公建投資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7-13 |
台電千億撥補案卡關,截至今年5月底台電負債比高達93.9%,舉債受限,不利台電籌資,長期不利電源開發及電網韌性等重大公共建設投資。
台電虧損主要來自售電,依台電財報顯示,今年前五月台電每度售電成本為3.94元,高於去年3.71元,主要是今年初中油接連調漲氣價,因此發電成本仍高,台電每賣一度電要賠0.37元。
但台電同時須配合經濟發展、政府能源轉型政策,持續開發電源及用電需求,穩定產業供電,今年固定資產投資計畫高達2,690億元,創下近年投資高峰。
其中今年台電要執行專案計畫達1,457億元,包括攸關半導體廠先進製程量產2奈米、3奈米的南科超高壓變電所擴建、寶山超高壓變電所新建工程,以及興達電廠燃氣機組更新建計、通霄電廠第二期更新改建、大林電廠燃氣機組更新改建等,都是國家重大投資計畫。
截至今年5月底,台電負債達2.6兆元,長短期借款達1.7兆元,負債比93.9%,比去年同期93.4%還要惡化。台電累計虧損4,514億元。台電主管表示,台電累虧嚴重,若無政府撥補,又不能調漲電價,財務持續惡化,舉債能力受高度限制。因此爭取以國庫撥補直接打銷部分虧損,使台電財務大幅改善,以利長期持續投資重大公共建設。
|
6 |
全民普發1萬 特別條例過關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7-12 |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立法院會昨(11)日經表決,以60:44三讀通過國民黨團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匡列特別預算經費上限為5,450億元。其中,新納「普發現金」預算2,350億元,撥補台電的1,000億元則遭刪除。
三讀條文明定,普發現金每人1萬元,預算2,350億元,須於2025年10月31日前執行完畢。
普發現金闖關成功之後,朝野爭議仍未暫歇,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民進黨團會與行政團隊針對窒礙難行部分進行溝通,決定是否提起覆議或釋憲。
國民黨團書記長王鴻薇說,特別條例主要是因應美國即將揭曉的貿易戰關稅稅率,如果執政黨搞大覆議,是不惜陪葬外銷產業與廣大勞工。
民眾黨團表示,還稅於民天經地義,若執政黨提覆議、釋憲,就是與人民為敵。
立法院會昨日處理特別條例,朝野黨團最大歧異在於普發現金及撥補台電,在野的藍白未互相支持對方的提案,但因國民黨立委具人數優勢,最終採逐條表決,通過的仍是國民黨團版本。
針對爭議的普發現金,特別條例三讀條文第3條明定,本條例所定強化經濟、社會、民眾消費及國土安全韌性措施之項目,重點包含:強化國土防衛能量;發放現金每人新台幣1萬元,強化民眾消費韌性,擴大內需,提振經濟效益。
三讀條文第9條明定,本條例及其特別預算施行期間,自2025年3月12日起至2027年12月31日止;普發現金應於2025年10月31日前執行完畢。
原先政院版特別條例草案明定要挹注台電及強化國土防衛能量,三讀通過版本雖保留國土安全韌性部分,通過1,500億元國土防衛韌性預算,但未納入撥補台電。
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說明,針對台電千億撥補,黨團要求行政院長卓榮泰先來立院報告,說明若撥補台電是否能不漲電價、國家能源政策是否全面檢討,之後再決定是否放行。
因此在行政院編列4,100億元特別條例預算的基礎上,刪除台電撥補1,000億元,新增普發現金預算2,350億元,經加減後預算總計為5,450億元。
|
7 |
「大而美」對勞保基金及電價的啓示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7-12 |
川普總統極力推動的「大而美法案」,在7月3日通過眾議院表決,並由川普於隔日簽署。此法案將擴大美國貧富不均,以及債留子孫,而此兩問題也隱藏在我國的勞保基金以及電價政策上。
此法案預計使美國未來十年增加3.4兆美元負債,包括一、取消拜登任內《削減通脹法案》的多項綠能補貼1兆美元;二、減少醫療補助及學貸補貼共0.3兆美元;三、延長川普上一任期《減稅與就業法案》的降低企業及個人所得稅措施,導致稅收減少4兆美元;四、新增加對企業及個人減稅0.4兆美元;五、增加國防及邊境防衛支出0.3兆美元。
美國經濟學界普遍不認同此法案會導致美國經濟大幅成長。例如,耶魯大學的「預算實驗室」認為,此法案用在投資抵減的支出極少,故對投資激勵效果不強。再加上會增加政府負債,因而推升利率以致排擠民間投資,故只有短期效果;該機構預期,從2025到2027年,執行此法案會使美國GDP平均每年增加0.2 %。此後,GDP增速放緩,而到了2054年,GDP會減少近3%。因此,此法案增加的債務會由後代子孫負擔。
此外,由於此法案減少對窮人的醫療及糧食補助,故會造成逆向所得重分配;國會預算辦公室認為,到2034年時,此法案將造成美國家戶所得最低10%者的所得減少4%,但家戶所得最高10%者的所得會增加2%。
回到台灣,目前勞保基金及台電電價的設計,存在類似大而美法案潛藏的逆向同代及跨代間所得重分配的問題。
最近一期的勞保精算報告顯示,2023年底勞保基金為8,729億元,但潛藏負債13.2兆元。在政府於去年及今年各撥補1,300億元,但之後不進行撥補的情況下,從2024至2031年,勞保基金規模每年減少金額將由655億元擴大至3,460億元,最終於2031年用罄。
勞保基金的破產危機是因雇主的提撥費率,遠低於使勞保基金收支相抵的精算費率。勞保基金日積月累的潛藏債務,導致世代間的逆向所得重分配;目前已退休獲得勞保年金給付者,由正在工作繳交保費的下一代移轉性支付,且其在職時的薪資愈高者獲利愈多。
勞保基金瀕臨破產並無解決良方。參照其他國家經驗,政府可先訂定一個臨界時間點,之後的新進勞工可參加一個沒有退休給付,但提撥費率較低的新勞保基金系統。接著可將節省的保費挹注給這些新進勞工,以增加其參與勞退新制基金的提撥保費。
另一方面,政府可將留在原勞保基金系統者的普通事故保險費率,由目前的11.5%增加至17.2%,以凍結潛藏債務在13.2兆元,並研究日後如何由國庫撥補。
至於電價則牽涉到同代間逆向所得重分配的問題。最近三年我國的低電價政策,導致截至今年5月底,台電累積虧損4,514億元,為其資本額的94%。今年5月台電每度電銷售成本3.94元,而民生及工業的每度電價分別為2.77元及4.27元,民生電價明顯偏低。由於家庭富裕者用電相對較多,也因而電價偏離成本愈多,對其愈有利。若此虧損由政府撥補,也就是由全民負擔,則會形成窮人補貼富人的逆向所得重分配。
政府一再強調台電虧損是承擔通膨的消波塊。不過,台電虧損只是遞延通膨效果,但其副作用則是使民眾及廠商濫用廉價電力。為導正低電價衍生的問題,在目前通膨較低的情況下,經濟部宜在9月召開電價審議委員會時,適度調高電價。
相對於美國的社會保險基金(OASDI)預計於2035年破產,我國的勞保基金預計於2031年破產。因此,政府宜對勞保基金及台電的虧損踩煞車動作,而非如同川普一樣,將此燙手山芋往後遞送給下任總統。
|
8 |
政院批評 將債留子孫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7-12 |
立法院會昨(11)日三讀通過特別條例,普發萬元現金,並刪除台電撥補。行政院隨後發布新聞稿指出,心疼且愧對台電員工;舉債普發現金,將會債留子孫。
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進一步指出,如果要舉債普發現金,將會更加擴大國家財政負擔,再加上台電未獲得撥補、財務狀況不佳,電價審議委員會可能決議調漲電價,勢必將對民生產業帶來更多衝擊。
李慧芝表示,特別條例預算過關,感謝立法院支持行政院強化國土安全韌性的規劃,但對於刪除台電撥補政院感到十分遺憾,且若要增加普發現金2,350億的支出,需要舉債才有辦法支應,為了普發現金而債留子孫實屬不當。
李慧芝表示,為了因應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賴總統及行政院卓榮泰在全國進行20多場產業座談後,第一線業者普遍擔心同時面對美國關稅政策及電價調漲的雙重壓力,政府為此希望以撥補台電、強化台電財務結構的方式來調節能源價格,舒緩國際物價波動的可能影響。
李慧芝表示,如果要增加普發現金2,350億的支出,需要舉債才有辦法支應,普發現金必須審慎評估整體財政承擔,現階段正值颱風季起始,舉債普發現金將排擠未來救災、重建等必要支出,更加劇國家財政壓力。
|
9 |
電價恐漲 產業吃不消 |
摘錄經濟A2版 |
2025-07-12 |
政院版特別條例草案明定要挹注台電,立法院昨(11)日三讀通過版本卻刪除台電1,000億元撥補。經濟部能源署指出,台電近三年吸收民生、工業電價成本達6,000億元,至今累積超過4,500億元虧損。工商團體認為,台電沒了千億撥補,勢必爭取調漲電價,化解財務困境,而產業目前面臨台幣升值壓力,若電價再調漲,衝擊雪上加霜。
經濟部能源署指出,撥補台電1,000億元是用於補助台電吸收的民生用電成本,緩解台電財務壓力,確保電力基建更新與供電穩定。此次丹娜絲颱風強襲,全國電桿倒斷近2,500支,電網設施重建更需要經費挹注。
至於補助千億能否凍漲電價?經濟部能源署強調,電價費率無法反映燃料價格及經濟情勢,電價調整仍應依現行電價審議機制辦理。
商總理事長許舒博表示,台電負債比達九成,沒有千億撥補,9月電價審議會應會爭取提高電價,否則台電財務撐不住。工總表示,若漲電價,將衝擊產業。
|
10 |
機電四雄 上半年業績齊高歌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7-11 |
機電四雄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訂單,士電(1503)、華城(151 9)6月及上半年營收均改寫同期新高。尤其士電6月營收34.77億元, 飆歷史單月新高;中興電(1513)、亞力(1514)上半年營收均創同 期新高,機電四雄上半年營收、全年營收及獲利可望挑戰歷史新高。
士電6月合併營收34.77億元,月增23.54%、年增25.36%;第二季 合併營收88.6億元,季減13.94%、年增8.43%;上半年的合併營收 則是191.55億元,年增5.89%。
士電表示,今年每季營運有機會優於去年同期。支撐士電的營運成 長動能來自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風電及太陽能等綠能產業及資料中心 ,每月新接訂單。重電事業訂單能見度則看到2027年。
華城6月的合併營收23.3億元,月增43.07%、年增20.98%;第二 季的合併營收60.73億元,季增達37.37%、年增則達30.73%;上半 年合併營收104.95億元、年增幅36.59%。
|
11 |
台電釋單加持 線纜業營收報捷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7-11 |
線纜族群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上半年業績亮麗,華電 (1603)、宏泰(1612)、大山(1615)、合機(1618)、大東電( 1623)6月及上半年營收均創同期新高;大亞(1609)6月營收改寫同 期次高、上半年合併營收創同期新高。
業者指出,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標案除榮星(1617)無法參與,各線 纜廠目前在手訂單少則20億~30億元,多則上百億。目前華電、大亞 、宏泰、大山、合機在手訂單均超過50億元,華榮超過80億元,大東 電突破百億。
線纜業者指出,6月營收依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5月銅均價 9,529.78美元計價,加總統賴清德下達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得在2028年 底完成,台電部分工程進度加快,線纜廠出貨增,帶旺6月及上半年 營收表現。
華電6月合併營收4.64億元,上半年合併營收28.51億元、年增31. 32%。大山6月合併營收4.93億元,上半年合併營收28.64億元、年增 5.27%。合機6月合併營收5.2億元,上半年26.52億元、年增34.25% 。大東電6月合併營收5.3億元,上半年合併營收32.39億元、年增30 .86%。
大亞6月合併營收27.47億元、年增8.92%;上半年合併營收151.4 4億元,年增5.56%,改寫同期新高。宏泰6月合併營收8.08億元,年 增19.8%;上半年合併營收40.27億元,年成長22.57%,均創同期新 高。
|
12 |
華城 選價內外10% |
摘錄經濟C6版 |
2025-07-10 |
華城(1519)目前累積在手訂單超過300億元,訂單能見度看至2027、2028年,且在可望增加三成產能下,年度業績成長動能無虞。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邁入實質階段,再加上再生能源發展帶動分散式電網設備需求上升,以及資料中心(IDC)、人工智慧資料中心(AIDC)等建設快速增溫,電力設備需求持續走高。目前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變壓器外銷美國、綠能,是華城近年營收及獲利成長的主要動能,且日前取得美國德州星際之門計畫第一期電力變壓器20億元訂單。權證券商建議,看好華城後市的投資人,可利用價內外10%以內、可操作天期200天以上的商品介入。
|
13 |
中興電業績 雙喜臨門 |
摘錄經濟C4版 |
2025-07-10 |
中興電(1513)昨(9)日公告,6月營收26.16億元,年增20.9%;累計今年前六月營收135.52億元,年增10.43%,單月營收創下歷史次高、同期新高紀錄,累計營收也締造同期新猷。
中興電6月營收繳出佳績,僅次於2020年12月營收31.96億元,當年是因為出售都更房地銷售,因此有大筆認列,今年在台電訂單穩定出貨下,6月營收年增兩成,且挹注第2季營收衝上71億元,年增15%,單季營收首度突破70億元,創下單季新高紀錄。
中興電目前在手訂單維持滿檔狀態,中興電指出,今年重電業除了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外,還有台電能源開發計畫,2025年到2035年預計有7,889億元,將帶來的龐大的商機。
產能上,中興電4月新增桃園4,500 坪倉庫,5月投產嘉義11,000 坪新進廠房,林口廠也完成1,880坪倉庫擴建,產線順暢度有所提升,預估今年產能可提升20%。中興電指出,明年則不再投資興建廠房,但會透過自動化焊接與AI報價系統提升生產效率,產能可再提升15%至20%。
法人表示,為因應AI電力需求,看好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後下一階段為能源開發計畫,預計釋出水力電廠、儲能標案,將大量釋出161kV 以及 345kV 的高壓 GIS 設備需求,加上中興電產能拉高,預估可應對台電龐大拉貨需求,預期第4季起可明顯受惠。
另一方面,晶圓代工廠持續擴廠,使高壓GIS等電力設備需求強勁,法人指出,過去主要由國際大廠西門子提供設備,然而因全球電力需求持續攀升,包括西門子在內的各大供應鏈業者目前產能吃緊,訂單外溢至台灣重電廠,中興電可望吃補。
中興電最快在今起即可望打入指標半導體晶圓大廠161kV GIS 供應鏈,成為少數的供應商之一。據悉,中興電的161kV GIS產品目前已進入晶圓大廠的驗證階段,概估旗下GIS產品有機會隨晶圓大廠擴廠計畫,銷售至海外市場,潛在訂單量對台廠挹注的規模上看五年。
|
14 |
東元衝上21個月高點 |
摘錄經濟C3版 |
2025-07-10 |
機電大廠東元(1504)昨(9)日公布6月合併營收52.69億元,為近21個月高點,月增2.46%,年增8.7%,主要受惠智慧能源工程與智慧生活事業群強勁成長,以及機電系統業務逐步復甦。考量關稅與匯率變數大,公司對下半年持審慎態度。
東元第2季合併營收153.67億元,季增12.16%;上半年合併營收290.68億元。東元昨天股價漲0.2元、收46.65元。
東元指出,6月營收表現符合先前於法說會上釋出的展望。其中,智慧能源工程事業群貢獻良多,特別是台電強韌電網計畫相關工程加速推進,為第2季營收帶來顯著增長動能。
此外,智慧生活事業群的空調業務表現出色,除了家用空調因知名代言人銷售效益顯現外,商用空調也因市場對節能潛力的重視而需求增加,顯示其營收有明顯提升。
針對各事業群表現,東元指出,過去一年受大環境影響較大的機電系統業務,第2季開始呈現復甦跡象。
|
15 |
國營事業招考 起薪4.5萬 |
摘錄經濟A 12 |
2025-07-10 |
捧鐵飯碗的機會來了,經濟部人事處昨(9)日宣布所屬事業機構2025年招考616名新進職員,據公告甄試簡章,包含台糖、台電、台灣中油及台水等四家公司,各公司起薪每月上看4.5萬元,預估進用後第五年,月薪最高上看6.2萬元。
經濟部表示,為加速所屬國營事業人力新陳代謝、改善人力結構並傳承核心技術及經驗,將於今年度統籌辦理所屬事業專科以上層級新進職員甄試,以招募新秀加入國營事業行列,招考總名額暫定616名。
|
16 |
政府恐須舉債支應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7-10 |
國民黨擬放行撥補台電1,000億元預算,但追加2,300億元普發現金支出,政院人士昨(9)日表示,立院已刪減中央政府總預算2,076億元,新版財劃法更要求明年度中央須釋出3,753億元給地方,若加入普發現金2,300億元支出,恐將舉債才有辦法支應。
政院人士擔憂,此舉不僅加深國家財政負擔,大量舉債更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呼籲立法院審慎評估。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昨表示,整體預算規模擴大至6,400億元,擔憂恐須舉債,國民黨應解釋財源,且總支出規模龐大,立院應先與行政院兩院會談。
吳思瑤表示,依《預算法》、《財政紀律法》的規定,立法院不能增加預算支出,若要做出相關提案,須先跟行政院磋商。另因普發現金追加2,300億元預算,國民黨須解釋清楚「財源」是否需要「舉債」?否則行政院版4,100億元預算,幾乎已將歲計賸餘用盡,沒有多餘財源能用在普發現金。
吳思瑤提到,國民黨版普發現金1萬元,但民眾黨版普發現金是6,000元,無從得知國民黨是否也已經跟民眾黨完成整合,這部分請國民黨也要解釋清楚。
|
17 |
撥補台電千億 藍營擬放行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7-10 |
因應美國對等關稅衝擊,行政院提出特別條例,編列4,100億元預算,包含撥補台電1,000億元。國民黨中央昨(9)日與立院黨團討論後決定,明日力拚特別條例三讀,不再阻擋台電撥補,但要求追加普發現金預算2,300億元,合計規模達6,400億元。
行政院版《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國土安全韌性特別條例》草案,共匡列4,100億元預算,在野黨先前對於其中的1,500億元國土安全韌性預算、1,000億元撥補台電,皆抱持疑慮,在野黨另主張普發現金。
原本特別條例上周就要三讀,在野黨擬透過表決通過普發現金,但後來因為美國對台對等關稅稅率尚未明朗,意外暫緩闖關。後續國民黨中央與黨團密集討論草案內容,達成初步共識。
據了解,國民黨初步共識是,支持行政院原編列的4,100億元,也就是不再阻擋國土韌性1,500億元、台電1,000億元撥補,但另外編列2,300億元普發現金(即每人普發1萬元),合計編列6,400億元預算。國民黨團也預計將於立院三讀時附帶決議,要求台電三年內不得再漲電價。
藍營人士昨日受訪表示,這是本周黨中央跟黨團緊密協商後,大家妥協出來的版本。多位國民黨立委認同,確實難以解釋為何不給台電1,000億元撥補,因此決定放行;國土韌性預算1,500億元也放行,是因為不想被扣上親共的紅帽子。
藍營人士提到,國民黨方面最終決議完整通過院版4,100億元特別條例,普發現金再追加2,300億元來執行,已有所妥協。因此等特別條例三讀通過後,多了普發現金2,300億元預算部分,希望政府考量多數民意期盼普發現金,「每人1萬元,有些家庭人口數較多,真的不無小補,也是及時雨」,希望這部分也能被執行。
民眾黨昨日則表示,尊重國民黨決策模式,但民眾黨團立場沒有改變,會支持自己的版本。
此次特別條例是因應美國關稅衝擊,在野黨都主張普發現金,只是藍、白主張發放金額不同,因立法院朝小野大,普發現金可望三讀;然而執政黨基於財政紀律等因素強烈反對,若三讀通過,政院是否會再提覆議,也將是關注焦點。
|
18 |
訂單暢旺 三機電廠營收報喜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7-10 |
機電族群持續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訂單,中興電(1513)、亞 力(1514)上半年營收均創同期新高,其中中興電第二季營收首度突 破71.04億元,改寫創單季營收新高紀錄。中興電、亞力都預期第三 季營運有望優於去年同期,今年營收及獲利均追求成長,挑戰續創史 上新高。
大同(2371)自結6月合併營收45.38億元,登今年來單月新高,主 要受惠電力事業交貨大增,月增率達8.54%,然因去年高基期影響, 年減4.77%;上半年合併營收235.52億元,受惠核心電力事業需求強 勁帶領下,年微增0.26%。
大同表示,海內外接單持續暢旺,在手訂單維持逾200億元,尤其 海外市場包含日本、美國德州、東南亞,受惠台商外移效應,接單量 優於去年。
中興電自結6月合併營收26.16億元,月增13.32%、年增20.98%, 不單創同期新高,也改寫單月營收次高;第二季合併營收71.04億元 ,季增10.19%、年增15.82%,締造單季新高;上半年合併營收135 .52億元、年增10.43%,創同期新高。中興電執行長兼總經理郭慧娟 指出,中興電第二季工程案較多,預算進度執行順利,推升近期營收 創高。目前在手訂單還有365億元,今年目標新增訂單200億元。中興 電重申,今年營收及獲利追求成長,挑戰續創歷史新高。
亞力6月合併營收8.43億元,月減27.09%、年減5.58%;第二季合 併營收26.12億元,季增29.36%、年減17.85%;上半年合併營收46 .32億元,年增8.25%,改寫同期新高。亞力主管指出,亞力6月營收 比5月減少主因是亞力拿下台電竹圍靜態同步補償器20億元訂單,5月 出貨4億元而墊高基期所致。較去年同期營收減少,主因是去年同期 出貨給台電較多。亞力透露,目前在手訂單105億~110億元,第三季 營收有望優於去年同期,全年營收及獲利有機會優於去年,挑戰歷史 新高。
|
19 |
起薪逾44K!四大國營事業招考 |
摘錄工商A6版 |
2025-07-10 |
經濟部9日公告,將於2025年度統籌辦理所屬事業專科以上層級新 進職員甄試,包括台糖、台電、台灣中油及台水等四家公司,招考總 名額暫定616名,共計招考22個類別,以電機164人、企管102人兩類 最多,起薪約每月44,000元至45,000元間。
經濟部表示,為加速所屬國營事業人力新陳代謝、改善人力結構並 傳承核心技術及經驗,2025年度將統籌辦理所屬事業專科以上層級新 進職員甄試,以招募新秀加入國營事業行列,招考總名額暫定616名 。
經濟部指出,今年度將招聘用人的事業包括台糖、台電、台灣中油 及台水等四家公司,共計招考22個類別,具體包括企管102人、人資 12人、財會18人、大眾傳播5人、資訊26人、文化資產3人、政風7人 、地政11人、土木87人、建築6人、機械69人、電機164人、儀電25人 、環工31人、職業安全衛生8人、畜牧獸醫4人、農業4人、化學3人、 化工製程18人、石油開採3人、地球物理4人、生態6人,合計616人。
薪資方面,經濟部指出,目前各公司起薪約每月新台幣44,000元至 45.000元間;如工作表現優異考核成績優良者,預估進用後第五年, 每月支薪最高上看62,000元,依各所分發公司規定辦理;如有調整, 依調整後薪給標準辦理。
經濟部表示,甄試報名日期自今年7月16日至7月29日,一律採網路 報名;初筆試日期為今年11月9日,於台北、台中、高雄及花蓮四地 舉行。另外,該甄試於初筆試放榜前,如有臨時出缺,亦將增列錄取 名額。
|
20 |
安瑟樂威:投資儲能系統 經濟永續兼顧 |
摘錄經濟A 14 |
2025-07-08 |
為強化電網系統的韌性,台電多管齊下,以燈號呈現備轉容量的適足能力,強化系統頻率變動的因應能力,也努力規劃電壓調節控制能力,並增強與監測虛擬慣量,來避免發生前陣子西班牙大停電的電力事故。
AFC調頻服務始於民國109年,是國內儲能產業的濫觴,最初由5家廠商得標,帶動後進者踴躍投入,如今d-Reg調頻儲能的建置量已達820MW,E-dReg二合一儲能也有645MW,合計超過1.5GW。安瑟樂威執行長鄭智文表示,電業法修正後,審查方式改變有利電力市場健全發展。他強調電網韌性要仰賴科技儲能,儲能初期的角色是「救急」,隨著更多應用展開,現已進入深水區。
鄭智文指出,電力是經濟發展的血液,電力系統的「發輸配用儲」5階段運作,資訊即時揭露至為重要,要達到低延遲、高聚合性及高可靠度,才能創造電能、輔助服務及備用容量的最大價值。儲能多元發展,更要由數據驅動;電力交易平台讓合格交易和市場參與者,藉由掌握供需端的數據,發揮多元能源資源及儲能的最高價值。「思考透過良好的機制,達到電力供需的自然均衡,比補貼及增加投資更加重要。」
今年是表後儲能市場元年,許多企業尤其上市櫃公司,一致看好產業未來性,紛紛成立儲能部門,如同幾年前大舉跨足綠能產業的翻版。具前瞻眼光的業者,參考日本的經驗,把目標對準家用儲能市場。日本的電價是台灣3倍高,成為驅動儲能起飛的重要催化劑,當地太陽能系統普及率高,加上FlT落日,更多企業及民眾願意投資儲能,自發自用。
談到綠電市場,目前國內只有CPPA零售市場而無批發市場,鄭智文對此表示,容易造成供給和需求不均衡,也更容易發生國外的批發市場負電價現象,國內電力市場交易型態應更多元開放,以兼顧可靠、經濟和永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