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賢昇邀德專家訪台電 交流量子運算 |
摘錄經濟C1版 |
2025-09-17 |
隨著全球能源需求持續上升,如何兼顧效率與永續成為各界關注焦點。賢昇科技特別邀請德國QUDORA公司量子電腦專家來台,日前拜訪台灣電力公司綜合研究所,分享量子運算在能源領域的應用成果,並獲得高度肯定。
德國QUDORA為歐洲領先的量子電腦研發公司,其離子阱量子電腦以「創紀錄的保真度」及「超長相干時間」聞名,展現全球頂尖的穩定度與運算精準度。該公司已於2023年成功交付50量子位元系統予德國航空航太中心(DLR),用於半導體及新材料開發,展現其技術成熟度與實際應用價值。
賢昇科技董事長蕭輔信表示,量子計算不僅能大幅提升人工智慧效能,還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對於能源調度與電網管理具有突破性的助益。此次交流,雙方特別探討了量子運算如何優化再生能源併網、提升電網穩定性,並結合AI模型進一步減少能源浪費。
QUDORA執行長Amado強調,量子運算將在未來10年成為能源與AI產業的關鍵推手,透過國際合作,有助台灣在智慧能源與先進運算領域奠定優勢。此次合作象徵賢昇科技持續推動跨國技術交流,為台灣能源轉型注入新動能。
|
2 |
今年綠電占比將達15%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17 |
經濟部長龔明鑫昨(16)日表示,今年再生能源占比可達15%,明年也會繼續提高比率;明年底要提升至20%「有很大挑戰」;外界關注核電重啟議題,台電董事長曾文生表示,台電已評估三座核電廠重啟條件,預計9月底、10月初將向經濟部提報告,並對外說明。
龔明鑫表示,經濟部仍會持續推動光電及風電,優先推動已完成選商的離岸風電3-1、3-2期,定期召開管考會議了解開發進度,協助降低開發成本,以儘速併網。龔明鑫並表態支持浮動式風電發展,但還在準備中。
針對能源轉型,他強調,再生能源發展方向不變,仍為重中之重,企業不僅需要電也要綠電,否則無法滿足RE100等承諾,但步調上會因應不同能源而有調整,例如光電部分,爭議小的屋頂型光電、以及素地光電可先推動。經濟部先前表示,預定2026年11月再生能源占比將達20%。
外界關切核電廠重啟進度,曾文生表示,依照現況,核三廠最有條件進入自我安檢,預計今年底、明年初確定原廠能否有足夠能量與台電進行核三安檢工作。
此外,興達電廠新2號機火災之後,波及新1號機停機檢查;林口2號機燃煤發電機組15日又發生故障,致夜尖峰供電更加緊張,龔明鑫表示,全力穩住夜尖峰6%以上備轉容量率,並相信台電專業調度。
|
3 |
全民權證/漢翔 挑價內外20% |
摘錄經濟C6版 |
2025-09-16 |
漢翔(2634)明年國防營收具有基本盤,且新五型無人機標案預期明年規模約135.8億元,漢翔作為組裝廠有望受惠。
國防部8月公布五款無人機徵求廠商,第一輪標案中,漢翔已經參與協助國內企業在生產製造方面;第二輪得標者也有跟漢翔洽談未來合作向國防部投標,此外也可能有產製相關合作;漢翔已經開發出無人機反制系統,目前正在進行認證,也配合客戶進行客製化服務,9月將在國防展展出。
漢翔今年5月取得台電鳳林花蓮靜態同步補償器新建工程,今年下半年可開始貢獻營收。
權證發行商建議,可買進價內外20%、距到期日150天以上的認購權證入手。
|
4 |
台電穩供電 備用機組救援 |
摘錄經濟A6版 |
2025-09-16 |
高雄興達電廠發生爆炸意外後,全台用電吃緊的狀況雪上加霜,台電燃煤發電機組林口2號機昨(15)日又發生故障,發電量再少80萬瓩,等於少2%電力供給,台電機組全開,「能用都用了」,力保夜尖峰備轉容量率達6%以上。
台電預估興達新1號機回歸前,每天供電將持續呈警戒狀況。
因應夜間用電高峰,除了日間已啟動興達3號、4號燃煤機組外,昨晚台電水力、核二、核三輕燃油機組火力全開,並啟用需量反應,以確保夜尖峰備轉容量率達6%以上。
興達電廠新2號機日前測試時發生爆炸意外,波及興達電廠新1號機供電130萬瓩,占3%電力供給。台電表示,目前興達電廠新1、2號接受事故調查,且須待高雄市政府同意後,新1號機才能回歸供電,預計最快9月下旬之後、甚至更久。
昨日上午9時47分台電林口2號燃煤機組因發電機勵磁機系統異常,導致機組跳脫解聯,台電人員全力緊急搶修。發電量因此再減約80萬瓩,相當於2%電力供給,供電議題再次引發關注。
台電重新盤點電力供需狀況,白天因光電充沛,昨日中午時段太陽光電超過850萬瓩以上,備轉容量率維持綠燈。
|
5 |
機電四雄訂單滿手 外資回籠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9-15 |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AI資料中心對電力需求殷切,士電( 1503)、中興電(1513)、亞力(1514)、華城(1519)等機電四雄 ,持續斬獲新訂單,訂單能見度都已達2028年,除本土法人看好,機 電四雄近期也重獲外資青睞。
士電8月合併營收28.57億元、年增12.64%,前八月合併營收245. 94億元、年增5.89%,改寫同期新高。士電指出,產業AI化及AI供應 鏈電力需求強勁、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加速汰舊換新變壓器等重電設備 ,推動士電營運表現。目前變壓器訂單年增逾10%,部分訂單能見度 已看到2028年。士電樂觀今年每季營運均可優於去年同期,全年營運 將優於去年。
中興電8月合併營收22.97億元、年增4.63%,前八月合併營收181 .71億元、年增9.77%,單月與累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美系外資看 好中興電氣體絕緣開關(GIS)居領導地位,與台電合作緊密,訂單 能見度佳,是最大受惠者,預估未來幾年,每年獲利兩位數成長,預 估2025~2027年EPS分別是8.3、10.1、11.6元。
亞力8月合併營收10.52億元、年增75.04%,主因是出貨給台電大 幅增長;前八月累計合併營收65.25億元、年增18.11%,改寫同期新 高。
亞力指出,亞力近期新接獲台電多所GIS及電驛訂單逾8億元,台鐵 智慧化變電所訂單近10億元、海內外半導體擴建新廠訂單超過20億元 ,電信公司、電子大廠AI及IDC機房訂單合計10億元以上,在手訂單 維持105億~110億元,其中台電占比至少40%、半導體業訂單25%~ 30%、智慧變電所等軌道工程20%,整體訂單年增10%~15%,訂單 能見度看到2028年。
華城8月合併營收17.03億元、年增7.32%,前八月合併營收144.3 4億元、年增28.03%,創同期新高。華城近年獲多州美國電力公司配 電及電力級變壓器訂單,去年第四季又新增德州星際之門計畫AI算力 中心20億元訂單,預計今年小量出貨,集中在明後年出貨,今年外銷 營收占比首度突破50%。
|
6 |
電價+基本工資 月底見真章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9-15 |
考量美對等關稅對產業衝擊變數仍多,9月下旬兩個委員會將召開 ,一決定10月電價走向,另一決定明年1月起基本工資動向,電價全 面凍漲有空間,基本工資傾向應會連十漲,外界估漲幅3%~4%,惟 對弱勢產業,經濟部和勞委會應會提出補貼配套。
經濟部電價審議委員會預計9月下旬召開,10月電價凍漲有一定空 間,台電自5月以來,連三月營收盈餘,前7月出現小盈41億,8月也 應有盈餘150~200億元,只要國際燃料價格續走跌,全年損益兩平或 小盈有機會。
電價審議小組預計下周召開審議委員會。據悉,台電提出建議,現 行民生電價第一段120度以下每度1.68元,第二段330度以下也僅2.4 5元,遠低於20年前水準,也低於發電成本3.71元,建議反映合理結 構,小漲6%,過去凍漲或減半調漲產業用電盼回復原本水準,但並 未獲接受。
基本工資產業界也期待凍漲,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26日召開,勞團 爭取調幅4%以上,工商團體希望微調,外界預估漲幅%至4%間拉鋸 。倘勞資攻防激烈,月薪及時薪再度脫勾不無可能。
美國關稅衝擊及AI需求,高科技和傳產呈兩極化發展,黨政人士認 為,科技業下半年訂單約略佔全年55%,像iPhone 17新開賣,關稅 衝擊短期內不會反映在客觀數據上。目前全台已有4,863人減班休息 ,未來景氣不明,今年為勞資政學審議委員增添判斷的難度及變數。
據悉經濟部也會提出意見,認為上半年經濟成長是拉貨造成的假性 需求,下半年有可能會急凍,建議基本工資調幅影響中小微企業及傳 產,還有內需服務業,有必要審慎。
|
7 |
台電、台塑、三金控 發債搶錢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9-13 |
台美關稅談判停滯不前之際,美國降息步伐成為影響市場主旋律, 市場對於全年美國降息3碼的預期增溫,推升新台幣9月再次啟動升值 行情,為此,企業持續加碼狂發公司債,布建新台幣部位。9月至今 全體公司債發出近950億元,本月僅過不到一半,已創下今年以來單 月最大發債量。
上半年金融債大熱,而公司債僅發出2,902.4億元,較去年同期3, 641.23年減20.3%,但進入下半年,公司債開始噴發,第三季以來規 模持續加溫,尤其進入9月以來逼近千億、達946億元,除了過去發債 大戶,金控公司都開始發債布局。
據櫃買中心統計,9月公司債發行量續增溫,除了台電、台塑、中 鋼等大咖發債,包括國泰、中信及凱基三大金控全數發債;其中,台 電發出166億元、台塑100億元、中鋼也有78億元,三大咖就合力發出 344億元,點燃整體企業發債引信。
值得注意的是,9月金控為充實營運資金及償還借款,發債籌資更 為積極,包括國泰、中信及凱基三大金控均發債,且發債規模更高, 分別達258、205、66億元,三金控合力發出529億元,撐起本月發債 市場半邊天。
從9月指標公司債利率觀察,台電5、7、10年券均已跌破2%,分別 為1.7%、1.74%、1.78%。銀行主管認為,9月後半月若維持發債節 奏,全月有機會超越去年10月的1,087億元,甚至挑戰2023年6月的1 ,111.5億元。
|
8 |
經長:不可能分區限電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12 |
興達電廠發生火警後,外界關注供電問題,甚至傳出可能分區限電,經濟部長龔明鑫昨(11)日表示,台電有把握維持夜尖峰備轉容量率6%,經濟部或台電不可能、也不需要宣布分區限電。台電更直言,分區限電是謠言。
台電昨日表示,只要大型機組發生突發事故,依例均會發布電力系統警戒運轉要求電廠提高警覺,與限電無關。目前興達新1號機雖配合停機安檢,台電透過各項電力供需工具調度運用,仍可維持夜尖峰6%以上,請民眾放心。
外傳因興達新2號機事故,全國電力進入供電緊戒不排除分區限電。台電強調,分區限電是謠言,就連2016年供電最為吃緊的時刻,備轉容量率1.64%史上最低,都未曾宣布分區限電。
興達電廠新2號機9日因天然氣外洩發生火災意外,現在興達電廠新1號機、新2號機全部停止運轉,必須完成安全評估等作業後,才能重新再啟用,兩部複循環燃氣機組共260萬瓩。
台電先前表示,新2號機還在測試運轉階段,但原本預估11月、12月可接受調度,恐怕須再推遲;而新1號機雖尚未商轉,但早在6月就已可接受調度,因此發電確實進入電網,因此如果停機,對供電影響就會比較大。因此,台電為維持夜尖峰備轉容量率6%,調度緊急備用機組應戰。
台電表示,備轉容量就像是坐板凳待命的發電機組,當電力系統發生突發狀況時,可隨時上場支援,此時緊備機組就是重要的救援投手,增加系統運轉裕度。至於警戒運轉,則是每次全國性重大活動或大型機組發生突發事故均會發布,目的是要求電廠提高警覺,與限電無關。
|
9 |
台電急調機組穩供電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9-11 |
興達電廠新2號機9日晚間發生火警,外界關注是否影響供電穩定,經濟部長龔明鑫昨(10)日表示,依台電回報,新2號機組還在試運轉,對供電影響小。但台電為確保供電有更多餘裕,不排除調度緊急備用機組,提高備轉容量率。
台電昨日傍晚表示,新1號機已於6月接受調度,由於新2號機火警事故後,安全起見,配合進行天然氣管路安全檢查而停機。台電為維持日夜尖峰備轉供電餘裕,將啟動緊備機組,包含大林5號燃氣機組、興達4號燃煤機組併聯發電,興達2號燃煤機組待命。
龔明鑫昨日出席活動前受訪,針對台電興達電廠新2號機發生嚴重事故,對於附近居民所產生的不安表達歉意。
至於是否影響供電?龔明鑫表示,依台電回報,此次影響的是新2號機組,新1號機組初步看來沒有問題。新2號機是複循環機組,機組的「2-1」部分看來本體也沒有受到傷害,「2-2」部分就還要跟設備商仔細檢視。他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責成台電要儘快釐清。龔明鑫提及,為確保穩定供電,他要求台電夜尖峰備轉容量率維持在6%以上。
針對興達電廠火警,台電表示,昨與相關工程團隊赴現場勘查,天然氣洩漏點初步判斷為新2-2號氣渦輪機天然氣加熱器下游管線法蘭,待現場搭架完成後將進一步檢視法蘭洩漏原因。後續將全面巡檢天然氣管線及法蘭等工程零件,盤查電廠內天然氣偵測點規劃,重新檢視緊急應變作為及相關通報機制。
台電表示,這次事故影響範圍包括新2-2號機天然氣加熱器相關管線及輔助設備,主發電設備本體未受損壞。新1號機與新2-1機受影響輕微,將持續進行詳細檢查,事故調查及相關復原準備完妥後,將提報高雄市政府同意才會恢復試運轉作業。
|
10 |
因應興達氣爆 台電啟動緊急備用機組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9-11 |
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組9日晚間氣爆起火,台電為維持日夜尖峰備 轉供電餘裕,10日啟動緊備機組大林5號燃氣機組、興達4號機併聯發 電,興達2號機待命,以供全台電力。
興達燃氣新1、2號機組原定今年11月商轉規畫,因此工安事件後遭 高雄市府勒令停工,裝置容量合計約260萬瓩的2部燃氣機組,恐延至 明年才有辦法正式併聯,加入供電行列。
針對興達電廠新天然氣機組器爆起火事件,行政院長卓榮泰第一時 間責成經濟部盡快釐清,經濟部長龔明鑫表示,按台電的回報,起火 機組為燃氣新2號機,由於該機組為複循環機組,其中2-1並未受到傷 害,2-2需要檢查,初步看機組受損沒有很嚴重,不影響興達電廠既 有機組運轉及供電狀況,但要求備轉容量率應維持6%以上,不排除 台電會調度一些緊急備用機組。
台電說,此次事故影響範圍包括燃氣新2-2號機天然氣加熱器相關 管線及輔助設備,主發電設備本體未受損壞。燃氣新1號機與新2-1機 受影響輕微,將詳細檢查判斷是否影響主發電設備功能。事故調查及 相關復原準備完妥後,將提報高雄市政府同意才會恢復試運轉作業。
高市府表示,市長陳其邁已嚴正要求興達電廠應做好地方溝通,新 複循環2號機、1號機,要停工全面檢查,查明事故原因,改善完成, 才准予試運轉,若未完成改善、後續檢測不符標準、無法給社會一個 合理交代,高市府絕對不會同意開機運作。
在供電方面,台電表示,興達燃氣新1號機已於6月接受調度,但因 新2號機火警事故後,配合進行天然氣管路安全檢查而停機,預估10 日尖峰備轉容量可維持10%以上、夜尖峰備轉容量約6%,為維持日 夜尖峰備轉供電餘裕,將啟動緊備機組大林5號燃氣機組、興達4號機 併聯發電,興達2號機待命。
|
11 |
dReg0.25轉供即時備轉 扭轉儲能供需失衡 |
摘錄經濟D 24 |
2025-09-10 |
dReg0.25市場供需嚴重失衡,容量費零元持續超過500天,閒置容量超過320MW,但即時備轉卻存在約350MW缺口,若能將閒置的dReg0.25容量轉供即時備轉,不僅補足市場需求,每MWh可額外增加200多元收益,對業者與台電均有正面效益。
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儲能聯盟8月12日舉辦「2025台電電力市場建言研討會」,聚焦「dReg0.25閒置容量轉供即時備轉」。業者出席踴躍。聚焦探討市場失衡,dReg價格長期歸零,業者退出風險日增;以及即時備轉需求成長,夜尖峰供電風險加劇所帶來的系統挑戰。提升轉供效益更是重點,建議閒置容量投入即時備轉,提升儲能效能至85%以上,還能避免電能損失費超額罰款。過去因閒置平均每MWh每月需支付近1萬元罰款,以820MWh計,每月高達820萬元,如今不僅省下,還可增加收益。
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為求單純化,單一儲能系統只能投標單一輔助服務商品。研討會引用美國電網案例,單一儲能系統可投標多種輔助服務,業者可增加收入,電網也能增加調度彈性,達到雙贏。依現行規範,儲能系統只能投標單一商品。dReg0.25容量要參與dReg市場及投標即時備轉,須獲得50%以上業者支持,台電才會啟動系統修改,透過自動運算決定最有利的採購組合。
儲能聯盟期望藉此模式,協助業者創造新的獲利來源,改善財務壓力;也協助台電因應夜尖峰挑戰,提升電網穩定性,達成雙贏。但參加即時備轉的儲能容量一旦被調度,要持續放電60至70分鐘。一年平均僅會被調度約20次,其餘時間多在待命狀態。被調度時若無法達成放電要求,將面臨240倍罰則,應嚴格評估風險與效能。
會後統計,希望參與電力交易平台多商品交易制度的業者共31家、598.2MW,達到台電要求門檻,將進入三方溝通平台進行政策協商,若順利通過即可上線,為台電電力交易平台一大進步。
儲能聯盟也接受主管機關委託,建立「表後儲能總量通報機制」。過去表前儲能因缺乏總量通報,導致投資資訊不足,出現建置量與實際需求嚴重失衡及市場過度競爭。此次機制在表後儲能推動初期啟動,協助業者掌握市場現況,作為投資評估與產業布局的依據,避免重蹈覆轍。依規劃,填寫通報問卷的業者每月初可獲得「統計後總量資料摘要」;未填寫者無法取得,以維護資訊透明與參與公平原則。業者新增案場時,可重新填寫一次問卷,以確保數據即時更新。
|
12 |
台電狂釋單 線纜業營收火 |
摘錄工商B4版 |
2025-09-10 |
線纜業受惠於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持續釋單,且8月銅均價年增4.09 %,推升8月營收成績,華電(1603)、大亞(1609)、宏泰(1612 )、合機(1618)、大東電(1623)前八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大山 (1615)創同期次高。
台電加速161kV交連PE電纜及附屬器材(購置暨安裝)釋單,8月底 決標金額高達193億元,10家線纜廠得標,其中合機得標金額21.92億 元、宏泰21.20億元、華電20.63億元、大山20.68億元、台一9.75億 元、華榮(1608)10.51億元、大東電10.51億元、大亞10.42億元、 華新(1605)10.42億元。
目前線纜業在手訂單金額以大東電逾百億元最多,華榮逾80億元, 大亞、華電、宏泰、大山、合機也都超過50億元。
華新8月合併營收125.50億元,月減約12%、年減11.40%;前八月 合併營收1,179.96億元,年減0.09%。華新表示,華新8月營收月減 是歐洲放暑假,不銹鋼銷量減少;年減是過去近一年鎳價下跌近13% ,新台幣匯率比去年同期升值,海外子公司營收轉換為新台幣而下滑 。
華電8月營收3.65億元、年增16.81%;前八月營收37.07億元,年 增22.38%。華榮8月合併營收10.01億元,年增1.40%;前八月合併 營收76.90億元,年減0.78%。大亞8月合併營收25.13億元,年減7. 39%;前八月合併營收200.62億元,年增2.60%。大山8月營收3.87 億元,年減41.69%;前八月營收36.95億元,年減5.81%。
宏泰8月營收5.72億元,年增13.44%;前八月營收52.94億元,年 增21.78%。億泰8月營收4.76億元,年增33.94%;前八月營收35.2 7億元,年增23.22%;合機8月營收5.38億元,年增34.24%;前八月 營收34.24億元,年增12.41%。
|
13 |
疑天然氣洩漏 興達電廠爆炸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9-10 |
高雄興達電廠9日晚間爆炸起火燃燒,台電公司表示,經初步了解 ,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進行試運轉測試時,疑因天然氣洩漏致現場 起火,已立即通報消防隊進場協助,目前現場明火已熄滅,電廠人員 均安全。台電強調,此次事件不影響興達電廠既有機組運轉及今年供 電狀況,將詳細調查事故原因,並深切檢討以杜絕意外事故。
高雄興達電廠原有的4部燃煤機組,2部已停機、2部備用,目前正 在新建3部燃氣機組,1號、2號機正在測試中,3號機正在施工中,新 建的3部燃氣機組的裝置容量共390萬瓩,每部燃氣機組的裝置容量各 130萬瓩。
台電和高雄環保局表示,現場已沒有明火,完全撲滅,確定沒有任 何人員傷亡。消防隊已經排入無人機,正巡查維持警戒中。
高雄環保局表示,永安區興達發電廠火警,火點周邊感測器,無明 顯受影響高值情形,濃度約3~15μg/m3,尚未影響空品。
台電表示,該機組為新建機組,目前正進行試運轉測試階段,此次 事件不影響興達電廠既有機組運轉及今年供電狀況。
高市府說,高雄消防局9日晚間8時6分接獲通報後,立即出動路竹 、岡山及特一等分隊,共派遣25輛消防車、63名消防人員前往現場, 並動用化學車、水庫車、空拍機及消防機器人等設備,全力控制火勢 ,展現高效率救災能量。
消防局指出,起火位置為興達發電廠第二廠區內一條天然氣管線, 並未波及儲槽及其他關鍵設施,現場也無人員受困或傷亡情況。台電 公司與外包廠商已同步進行斷電與排氣遮斷作業,火勢於救援人員到 場後,迅速獲得控制,目前目測現場已無火光,情勢穩定。
高市府強調,將持續掌握現場狀況,並要求台電公司全面檢視電廠 設施安全,防範類似事故再度發生。
|
14 |
卓榮泰要求台電釐清事故 |
摘錄工商A5版 |
2025-09-10 |
興達電廠9日晚間發生火警,行政院長卓榮泰已請消防署及台電人 員即刻採取保護措施,避免事故擴大。台電公司董事長曾文生及團隊 也將南下前往現場,卓榮泰要求經濟部及台電釐清事故原因、確保電 廠安全。
台電指出,經初步了解,興達電廠燃氣新2號機進行試運轉測試時 ,疑因天然氣洩漏致現場起火,已立即通報消防隊進場協助,現場明 火晚間9點前已熄滅,電廠人員均安全,將調查事故原因。
審計部8月中旬曾公布的報告指出,興達電廠燃煤3、4號機組(各 550MW)自去年10月起環保停機至今年3月底,長達6個月未運轉,後 續啟動時程仍未明確。然而,台電為維持全國燃煤電廠30天安全存量 規定,去年10月仍購收9.47萬公噸煤炭儲放電廠內,約占整體安全存 量1.29天。
據興達電廠統計,從2022年1月至2024年11月底,各年度室內煤倉 發生煤炭悶燒次數分別為68次、164次及23次,主因是煤炭存放過久 導致自燃。審計部警告,4部燃煤機組皆已停機,但在復機時程不明 情況,持續儲放煤炭恐大幅增加久存自燃風險。
台電當時表示,興達電廠燃煤1、2號機除役轉為緊備機組;燃煤3 、4號機於2024年底轉為備用機組,在前述緊急備用任務解除前,仍 有燃煤儲備任務需求。
|
15 |
亞力+75% 訂單滿手 |
摘錄經濟C4版 |
2025-09-09 |
台電大單挹注,亞力8月營收衝。亞力(1514)昨(8)日公告,8月營收10.52億元,年增逾75%;累計今年前八月營收65.25億元,年增18.1%,單月、前八月營收均創同期新高紀錄。
亞力指出,8月營收大幅成長主要來自於台電銷貨挹注,加上也有部分土建工程,每月穩定認列。
亞力目前在手訂單達百億元以上,訂單能見度至少三到四年,亞力表示,持續配合政府加速強韌電網計畫,今年以來台電銷貨創同期新高,挹注營運,另外,上半年已經認列靜態同步補償器(STATCOM)20億元訂單約兩成的工程進度,下半年預計再認列約四成。
訂單方面,亞力表示,近期新接獲台鐵智慧化變電所訂單近10億、台電多所GIS及電驛訂單超過8億元、海內外半導體擴建新廠訂單超過20億元,另電信公司與電子大廠之AI及IDC機房訂單亦超過10億元以上,半導體產業海內外擴建新廠亦持續成長、軌道建設之訂單也大幅成長且今年接單仍高於出貨,下半年營運仍持續看好。
針對市場需求,亞力表示,除了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帶強勁的需求,另,半導體、光電等高科技產業之建廠需求, 軌道工程建置,以及電廠、石化、鋼鐵、公共工程等建置下,都帶給市場良好的需求動能。
至於AI科技爆發下,也帶來IDC機房之興建,且其AI資料中心高速度、高效率的運算需要更龐大的電能予以支撐,在電能的供應、傳輸皆需要更多變電所的GIS及變壓器予以保護及變壓,對重電業帶來另一波的商機。
法人指出,亞力在手訂單達百億元,且受惠市場動能強勁,有持續成長的趨勢,預期今年營收目標成長雙位數以上,營收可望再創歷史新高。
|
16 |
業外擁利基 營運有撐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9-09 |
AI電力需求旺,台廠需電也很急切,台電持續釋出電力基礎設施訂單,帶動國內線纜廠本業表現一年比一年好,而這些大廠「業外」也都各擁利基,各公司從本業延伸去投資綠能、營建及金融等領域,都成為營運的第二隻腳。
觀察各線纜廠,除了深耕本業外,近年多將觸角延伸至相關領域,更在業外布局有所著墨,其中,大山(1615)朝向營建領域布局,旗下子公司昕邑建設,過去在台中烏日推出首個先建後售案「鳥語花香」,且火速完銷,奠定良好的口碑。
目前大山手上還有兩塊土地,合計面積達約2,000坪,同樣位在台中烏日高鐵站附近,據了解,大山已經著手規劃新建案,由於公司財務健全,推估應會「先建後售」,大山的營建事業伺機而動,未來的獲利也可望相對豐厚。
華榮近期則是因轉投資銅箔廠金居股價暴漲,讓業外獲利浮上檯面。
以大亞集團來看,以漆包線事業,研發「超導熱銅包鋁線」進軍到無人機馬達供應鏈,更以創投投資要研發和生產無人機反制系統的公司「創未來科技」,另也有投資生技醫療、AI、半導體等新興產業。
市場認為,近年線纜廠受惠台電強韌電網計畫,在每月訂單交貨下,皆是穩定的獲利,而朝向其他領域的業外布局,可增添一次性的獲利來源,對各廠來說都是錦上添花。
|
17 |
台電釋190億大單 線纜業補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9-09 |
台電強韌電網急行軍,釋出百億級大標案,由八家指標線纜廠拿下主要訂單,標案內容是「161kV交連PE電纜及附屬器材」,總金額逾190億元。
台電近期釋出「161kV交連PE電纜及附屬器材」標案且宣告完成,得標的上市櫃線纜業得標者包括合機(1618)、華電、大山、宏泰、大東、華新、華榮、大亞等,其中,前四家各自囊括逾20億元訂單,是最大贏家。
台電7月才釋出總金額逾80億元的「69kV及161kV交連PE電纜」訂單,8月底再度釋出今年以來最大線纜訂單,總金額達約193億元,線纜業者全面雨露均霑。
其中,合機拿下訂單量約21.92億元,宏泰約21.19億元,大山約20.67億元,華電約20.62億元,華新、大亞、華榮及大東等業者則分別各拿約10億元的訂單量。
線纜業各廠幾乎都是訂單在手滿檔的狀態,線纜業者指出,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政府力拚提早四年、在2028年完成,讓25KV~161KV高壓電纜市場擴大,在台電持續釋出訂單下,增添市場動能。
另一方面,再生能源開發案興起,公共工程、都更及危老重建等公共建設,也增添對建設線纜的需求,而AI科技帶動下,電力傳輸需求大增,也會使全球電網更新布建迫在眉睫,為線纜業帶來難得一遇的大市場。
線纜需求擴大下,多家台廠紛紛增添產能、優化產線等,以拓展市場版圖。
以中南部的線纜廠大山來說,近年往北拓展設立桃園營業所,積極爭取北台灣的線纜商機,其中以低壓電力電纜為行銷國內營建市場並加強擴展北區銷售市場,中高壓電力電纜銷售各國營機關。
宏泰則是關閉原本利潤較差的銅箔基板事業,並將該場地擴建成線纜廠。宏泰表示,利用原銅箔基板事業場地改建擴充已在進行中,積極開發新技術品項、提升生產技術及綜效,並持續參展提升能見度及拓展客源。
華榮針對低壓電力電纜的製造設備陸續電控更新,智能自動化機台投入,提升技術及生產效益,中壓電纜機台下半年電控更新,以計劃性半成品庫存因應。
在超高壓電力電纜方面,則是加速345kV高壓器材第二供應商認證,積極爭取年度新標案增加工程施工費用。
此外,業界指出,目前台電釋出訂單多以中低壓線纜為主,不過電力需求高的區域,必須透過高壓電纜來確保穩定的供電,而目前台廠可生產345kV特高壓線纜的上市櫃業者主要有大亞、華榮、合機及大東,倘若未來有特高壓線纜訂單釋出,該四廠可將明顯受惠。
|
18 |
租賃專法修法惹議 房東團體籲增訂租霸下車條款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9-08 |
內政部於9月4日提出「租賃專法」修法四大方向,引爆房東族、房 客族抨擊。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總會理事長陳柏勳,及崔媽媽基金 會7日直言,租屋市場不僅有惡房東,也有少數惡房客,建議政府應 增訂「租霸下車」條款,避免房東族出走,健全租屋市場。
內政部提出的「租賃專法」修法四大方向,包括「租期保障最短3 年」、「限制租金漲幅」、「禁止房東阻擋遷戶籍及申請租金補貼」 、「免費法扶處理租屋糾紛」。不過房東族認為,上述政策修法方向 有失偏頗。
陳柏勳表示,房東抱怨經常遭遇租客拖欠租金、破壞家具、違規轉 租、積欠管理費甚至霸占房屋不歸還,處理過程需耗時打官司,最後 還得自行吸收修繕成本,如今政府卻要求保障房客租期、限制漲幅, 讓房東倍感不公。
陳柏勳表示,房東普遍希望能穩定收租,不樂見頻繁更換租客,但 遇上惡意租霸卻無力解決,政府若一味偏向房客,長期下來恐重創租 屋市場。
為避免房東出走,陳柏勳建議,修法應增訂「租霸違約強制執行條 款」,如允許房東在房客欠租時,得向台水、台電申請斷水斷電,並 將租約公證納入更強的法律效力,使欠租終止與其他嚴重違約行為視 同租期屆滿。
另外,崔媽媽也呼籲,租屋市場不僅有惡房東,也有惡意欠租、毀 損房屋、嚴重擾鄰、違反公共安全規定或違法轉租等惡房客,因此建 議增訂「租霸下車條款」,提供進行租約公證的房東,更積極地糾紛 處理協助,並將公證逕受強制執行之「欠租終止」,及擴大包括其他 嚴重租霸行為,皆可視同租期屆滿,以補足現行制度限制,提升房東 辦理租約公證與納管意願。
|
19 |
重電股再獲外資青睞 二大指標股各有力挺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9-08 |
台股重電族群股價整理許久,再獲得外資青睞,花旗環球證券給予 中興電「買進」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200元,對華城則是「中立 」、股價預期為650元。
摩根士丹利2024年夏天開外資之先,將華城、中興電納入研究範圍 ,里昂證券隨後開啟華城初評;現在花旗環球投入台系重電股研究, 相隔一年再有大型外資加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興電與華城的投資 偏好上,花旗環球較看好中興電的上檔空間,較摩根士丹利、里昂偏 好華城,二大指標股各有外資力挺,對資金良性輪動是好事。
花旗環球證券指出,台灣電力設備族群正迎雙重成長動能:AI服務 所帶動的用電需求及電網基礎建設的汰舊換新需求。
台電2022年提出強化電網韌性建設計畫,預計至2032年以前投入5 ,645億元,涵蓋輸電線路與變電站升級,及智慧電網建設等。花旗環 球看好中興電因深耕台灣輸電基礎建設生態系,在氣體絕緣開關(G IS)居領導地位,加上與台電合作緊密,訂單能見度佳,是最大受惠 者。
外資估計,中興電未來數年獲利動能穩健,年增均逾雙位數,202 5~2027年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是8.3元、10.1元與11.6元。
華城受惠於AI需求強勁、再生能源加速滲透,及電網基礎建設改善 ,美國變壓器進口量在2023、2024、2025年上半年分別年增47%、4 2%、31%。花旗環球美國團隊預估,美國公用事業輸電資本支出20 24~2027年的年複合成長率為8.2%,可望帶動變壓器與配電盤的強 勁需求。台灣變壓器大廠華城最大出口市場為美國,約占2024年營收 的40%,有望顯著受惠。
重電股中的士電未獲外資納入研究範圍,然群益投顧指出,變壓器 持續供不應求,儲能成為士電營運新動能;凱基投顧也持續看好士電 受惠全球電力設備強勁需求,認為士電在交期與品質優勢下取得更多 訂單、降低關稅衝擊。
|
20 |
台電獲利率逐步恢復 惠譽估EBITDA利潤率可回升至14.2% |
摘錄工商A2版 |
2025-09-08 |
財務條件長期不佳、卻是台灣債市最大發行人的台灣電力公司,國 際信評機構惠譽授與AA/AAA(twn)/展望穩定的最高等級信評,與 台灣的主權評等相同,反映其獲得政府支持的可能性很高。隨2024年 電價上調及燃料價格下降,獲利率逐步恢復,台電EBITDA利潤率從2 022年的-22.5%顯著回升至2024年的8.9%,惠譽預估2025~2028年 間回升至11.2%~14.2%,綜合評斷,2025年至2028年期間不會進行 電價調整。
台電的信用指標同步改善。台電的EBITDA利息保障倍數和EBITDA淨 槓桿比率在2022~2023年為負值,但於2025年第二季底已分別改善至 4.7倍以及20.1倍。惠譽估計,台電的EBITDA利息保障倍數在2025~ 2027年將上升至4.9倍至6.4倍(2024年為4.0倍),主要係燃料價格 下降、2024年上調電價所增加之收入將反映至整年度,同時,惠譽預 期央行降息,有助於台電發債成本。
台電114年第4期無擔保普通公司債新台幣166億元將進入國內債市 ,惠譽依舊授與國內長期評等AAA(twn),新債利率接近政府利率, 早由銀行、壽險業預訂一空。
儘管獲利率逐年改善,惠譽指出,台電肩負天然氣和離岸風力發電 廠的建設、強化電網韌性等鉅大投資,以支持政府2050年淨零排放目 標,估計2025年至2028年期間的資本支出,每年將達到2,600億元~ 3,330億元,較過去四年的平均資本支出1,647億元大幅增加。台電天 然氣裝置容量預計2025年至2030年將新增12.1GW,約占台灣新增天然 氣裝置容量的68%。
此外,考慮到採用再生能源發電比例日增且其發電具間歇性,台電 強化電網對於電網的穩定性亦至關重要。惠譽預期,政府將補償台電 部分與其政策負擔相關的成本,每年約104~144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