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中貿董事長 陳銘源 穩住中鋼內銷市場 |
摘錄工商A 11 |
2025-02-10 |
鋼鐵市場景氣不佳,中貿董事長陳銘源仍極力想辦法,將中鋼的產 品賣出去。他意識到,2024年的內銷熱度高於外銷,因此迅速提高內 銷比例,更協助推出對抗材,抵禦低價傾銷來台的鋼材。
中貿是中鋼集團子公司,最主要業務就是銷售中鋼、中龍、中鴻生 產的鋼材,集團在海外的子公司,如中鋼越南、中鋼印度的銷售也透 過中貿進行,另外,還經營不銹鋼、助燃劑、軋輥、甚至白雲石、耐 火材等的貿易業務。
由於中貿的業務與中鋼息息相關,因此董事長一職,往往由中鋼的 業務副總經理兼任。
陳銘源2024年2月接任中貿董事長,他的經營理念是做好決策後就 充分授權,定期檢視目標達成情形,若未達標就提出檢討。然而他一 上任就遇到鋼鐵市場不景氣,特別是外銷價格不斷滑落,使得中鋼落 入獲利愈來愈薄的辛苦環境。
過去中鋼產品出口比重高,因此中貿在日本、大陸、新加坡、泰國 、越南、墨西哥等地都有據點,最大的市場就是大陸。陳銘源指出, 過去十年,透過中貿賣到大陸產品每年平均有80萬~100萬噸,然近 年大陸內需表現疲弱,加上當地鋼廠逐漸崛起,2023年只剩下38萬噸 ,2024年更不到30萬噸。
「外銷在2024年遇到不少難題。例如,大陸產品低價傾銷、歐盟的 Safe Guard(特定進口鋼鐵最終防衛措施)等,大陸取消ECFA影響也 很大。」陳銘源說,他剛上任時,聽取中鋼團隊的分析後認為,內銷 的價格比起外銷更好,因此毅然決然調整出貨比例,以國內需求為優 先,有多的量再考慮外銷。
事實證明此一決策正確,內銷接單從2023年的448.6萬噸,提升到 2024年的502.1萬噸,成長了11.93%,更重要的是,為抵禦低價的進 口鋼材,中鋼除在每月開盤後推出專案之外,更設計了「對抗材」。 陳銘源解釋,過去的專案,只是找名目變相降價,但「對抗材」是單 一鋼種、單一尺寸的產品,目的在於對標大量進口的國外鋼材,讓國 內的下游業者,可以買到價格相當但品質更有保障的中鋼產品,減少 對國外低價鋼材的需求,守住國內市場。
陳銘源坦言,中貿賺的主要是中鋼的服務費,頂多用來支付人力成 本,真正賺錢是靠中鋼以外的轉投資,不過,中貿成立的目的原本就 不是要賺錢,而是要幫中鋼找到好客戶、產品賣到好價錢。目前的全 球鋼鐵市況競爭激烈,保護主義逐漸抬頭,難盼量的成長,因此,陳 銘源積極推動產品組合優化,朝著中鋼「做精做強」、「質的提升」 目標前進。
陳銘源表示,除了繼續深耕目前既有的外館,中貿也考慮在歐洲設 立據點,常態派駐營業及技術人員,就近了解客戶需求、當地競爭狀 況、即時市場分析等。
陳銘源將於2月退休,卸下中貿董事長的職務。職涯近40年都在中 鋼服務的他,在中貿、中鋼都立下汗馬功勞,最後一舞也相當的精采 。
|
2 |
中鋼內外銷得宜 今年獲利喊超車 |
摘錄工商A4版 |
2025-01-11 |
中鋼10日公布2024年12月營收296.32億元,年增0.52%,全年營收 3,605.36億元,則為年減0.77%。不過中鋼2024年精緻鋼的銷售比重 增加,加上調整內外銷得宜,因此單就中鋼來看,獲利可望超過202 3年,若結合子公司合併表現,則會和2023年相差不多。
中鋼2024上半年表現還算不錯,但是第三季起受到鋼市下滑影響, 銷售單價也不理想,因此全年度價格表現不如預期,也影響營收數字 ,12月營收296.32億元雖然是下半年最高,不過全年營收3,605.36億 元,仍較2023年略減。
中鋼高層表示,2024年整體出貨量比起2023年減少約2%,尤其第 三季相當明顯,受到全球鋼市景氣不佳影響,中鋼外銷受到不小阻力 ,出口價也遇到客戶殺價,鋼品銷售單價差也導致全年度營收受挫。
不過中鋼為了因應艱難局面也做出不少改變,例如提高精緻鋼比重 、調整內外銷比例等,因此就中鋼單一企業來看,2024年的獲利仍大 有機會超過2023年,若計入中鴻、中龍等子公司,恐怕頂多與2023年 打平。
近期中鋼不斷被質疑是否應投資台智電,中鋼公司企業工會理事長 陳春生10日表示,工會提出二條件支持中鋼投資綠電平台,第一是中 鋼的投資持股比率不得超過12.5%,並保證可自平台取得一定比例綠 電,協助達成淨零碳排目標;第二則是除非平台已營運並有穩定獲利 ,否則為嚴控財務風險,工會堅決反對中鋼參與後續增資。
|
3 |
中鋼估鋼市年後買氣回歸 |
摘錄經濟A5版 |
2025-01-11 |
中鋼(2002)昨(10)日公布去年12月營收為296.32億元,月增2.1%、年增0.5%;累計去年全年營收達3,605.36億元,年減0.8%。展望今年,該公司指出,春節等長假結束後,買氣回歸可期。
中鋼表示,就上個月鋼品出貨量來看,包括中鋼本身、中龍、中鴻,以及越南、印度和馬來西亞等地子公司出貨合計為97.1萬公噸,相較11月份的99.2萬公噸,減少2.1萬公噸。
不過,因子公司中鋼構對台積電位於嘉義科學園區的CoWoS先進封裝廠建廠增加鋼構供料,加上另一家子公司中能風電設於彰化的風場發電量提升,挹注整體營運表現。
依中鋼公司12月營收為296.32億元,月增2.1%、年增0.5%;累計去年全年營收達3,605.36億元,年減0.8%。
展望今年前景,該公司指出,年底主要用鋼國家,多進入耶誕與新年假期,市場交易冷清。待上述長假結束,以及過完農曆春節假期,期待買氣回歸。
另外,亞洲地區鋼價相對穩定,預期中國大陸財政刺激政策效應逐步顯現,終端需求復甦雖尚需時間,但觀望氣氛越趨緩解,希望補庫需求逐步釋出。
中鋼9日剛開出2月盤價,由於全球製造業需求尚未全面改善,市場觀望川普新政對國際政經的影響,加上第1季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下游用戶採購保守,考量下游庫存仍處調整階段,為穩定客戶購料信心,以平盤開出,同時續推多元配套方案以協助用戶爭取訂單。
|
4 |
中鋼 11月出貨量優預期 |
摘錄工商A 19 |
2024-12-03 |
中鋼集團2日公布11月出貨量為85.2萬噸,比起目標的82萬噸多3. 2萬噸。中鋼表示,11月出貨量較10月增加主要原因有二,除了10月 因颱風影響的出貨遞延至11月,加上近期鋼市回穩、客戶提貨意願提 升也是關鍵。
中鋼高層表示,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市場觀望態度濃,加上接近年 底歐美假期多、客戶補庫意願不高,12月出貨量可能維持在85萬~9 0萬噸水準。
中鋼集團統計,11月中鋼及中龍的出貨量都高於預期,其中中鋼出 貨量60.3萬噸,比目標多出0.8萬噸;中龍出貨量24.9萬噸,較目標 多2.4萬噸;合計中鋼集團11月出貨量85.2萬噸,月增約3.40%。
若以內、外銷來看,中鋼集團11月內銷出貨51.4萬噸,幾乎等同目 標值,主因為中龍因趕製成品,半成品有0.9萬噸移至12月出貨。而 11月外銷合計33.8萬噸,比目標值增加約3.3萬噸。
中鋼分析,11月出貨量較10月有感增加,原因有二,首先就是10月 受到颱風影響,約有2.5萬噸的出貨遞延至11月出貨。其次就是近期 鋼市回穩,客戶提貨意願提升,且11月氣候穩定,讓內、外銷都可以 順暢出貨。
不過展望12月,中鋼認為出貨量不太可能突破90萬噸,中鋼高層分 析,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世界都在觀察他會推出什麼樣的政策,近 期市場觀望態度濃,買氣並不算熱絡;此外,時序接近年底,歐美國 家從感恩節、耶誕節到新年,假期非常多,客戶補庫的意願並不高, 也會影響出貨量,因此預估12月出貨量會落在85萬~90萬噸水準。
|
5 |
中龍董座 呂紹榮出任 |
摘錄經濟B4版 |
2024-11-30 |
中鋼(2002)子公司中龍鋼鐵昨(29)日召開董事會,通過高層人事案,由呂紹榮、梁乃文分別接任董事長及總經理,兩人將於12月1日上馬上任。
中龍現任董事長黃建智接任中鋼董座後,考量其職務繁重,中龍在昨日召開董事會推選由總經理呂紹榮升任;至於總經理一職則由中鋼原生產部門助理副總梁乃文接任,主要是中龍即將進入高爐大修,梁乃文來自中鋼高爐工場,熟稔高爐環境,可提供未來大修工程的專業經驗。
|
6 |
公告本公司總經理異動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4-11-29 |
1.董事會決議日:113/11/29 2.變動人員職稱(請輸入〝董事長〞或〝總經理〞):總經理 3.舊任者姓名及簡歷:呂紹榮,中龍公司原任總經理 4.新任者姓名及簡歷:梁乃文,中鋼公司原任生產部門助理副總經理 5.異動原因:組織職務調整 6.新任生效日期:113/12/01 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
7 |
公告本公司董事長異動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4-11-29 |
1.董事會決議日:113/11/29 2.變動人員職稱(請輸入〝董事長〞或〝總經理〞):董事長 3.舊任者姓名及簡歷:黃建智,中龍公司原任董事長 4.新任者姓名及簡歷:呂紹榮,中龍公司原任總經理 5.異動原因:董事會推選新任董事長 6.新任生效日期:113/12/01 7.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
8 |
公告本公司法人代表人董事異動暨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4-11-27 |
1.發生變動日期:113/11/27 2.舊任者姓名及簡歷:周文賢,中鋼公司生產部門副總經理 3.新任者姓名及簡歷:呂紹榮,中龍公司總經理 4.異動原因:法人代表人董事改派 5.新任董事選任時持股數:8,612,586,123 6.原任期(例xx/xx/xx至xx/xx/xx):112/09/28~115/09/27 7.新任生效日期:113/11/27 8.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3/5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
9 |
東鋼前三季EPS 4.57元 |
摘錄經濟C6版 |
2024-10-30 |
電爐鋼廠東和鋼鐵(2006)昨(29)日董事會通過第3季財報,今年前三季累計營收451億元,營業毛利62.5億元,前三季稅後純益33.3億元,每股純益(EPS)為4.57元。
法人表示,隨著時序進到第4季,是傳統營建業趕工旺季,東鋼產銷營收可望漸入佳境,預期單季營運有望增溫。
根據東鋼公告,今年第3季稅後純益10.7億元,與去年同期的11.6億元相比、年減7%;單季每股純益1.48元,比去年第3季的EPS1.59元略減。累計今年前三季稅後純益33.3億元,小減1.6%,每股純益4.57元。
到今年第3季結束,東鋼期末總資產552億元,期末總負債236億元,期末歸屬母公司業主權益314億元。
法人指出,營建業進到年底趕工旺季,鋼筋、型鋼等建築用鋼提貨量大增,加上目前市場上H型鋼每公噸大漲900元,H型鋼是東鋼強項,鋼價上漲對第4季營收獲利有助攻效果。
上市鋼廠主管說,受到前波鋼價低迷以及進口低價H型鋼擾市影響,今年前3季H型鋼價格陷於低調,主力廠價格策略多以平盤應對,若有漲跌多落在每公噸200元至400元區間。
像是10月中旬東鋼H型鋼盤價每公噸調漲400元,終結八個月平盤走勢,如今11月上旬中龍漲勢墊高到900元,上游鋼廠積極表態,帶動流通行情走揚,市場追漲不追跌的情緒開始醞釀。
東鋼是國內重要鋼筋供應廠,客戶以營造業為主,多屬長期訂單,加上基型產品H型鋼附加價值高,受市況冷熱影響相對較小,尤其東鋼去年鋼筋生產量達147萬公噸,年增約26%創史上新高,進一步為營收獲利奠定不敗的優勢地位。
目前東鋼產銷正向發展,其接單能見度已達明年上半年,基本面紮實,加上政府打房措施一波接一波,直接導引營建工程移轉至商辦大樓,東鋼目前接到的商辦訂單占比達六成以上。
|
10 |
中鋼高再生料低碳鋼品助攻綠商機 |
摘錄經濟D2版 |
2024-10-30 |
為響應政府推動低碳轉型政策,以及符合國際科技業大廠相繼要求供應商提高再生材料使用比率的需求,中鋼繼鍍鋅鋼品RC12於2021年通過UL 2809 RC12(Recycled Content廢鋼含量12%以上)認證,成為全球鋼鐵業首家通過UL再生材料含量驗證的企業後,再於前(2022)年及去(2023)年分別取得鍍鋅鋼品UL2809 RC20及RC40認證。
中鋼生產高再生料鋼品不僅屢屢突破技術瓶頸,鍍鋅鋼品RC12、RC20及RC40的合計銷售量更大幅增長,從前年銷售約8,300公噸,成長至去年約25,900公噸,年增達212%,今(2024)年截至10月底的銷售量已超越去年整年水平,顯示市場對於高再生料鋼材的強勁需求。
中鋼今年結合集團子公司中龍鋼鐵的電爐添加鐵水產製技術,再完成鍍鋅鋼品RC60開發,藉由技術領先創造差異化競爭優勢,更力助客戶開闢低碳藍海新市場。
增用廢鋼
多元減碳路徑之一
一貫化作業鋼廠的轉爐製程中,中鋼過去冶煉平均添加廢鋼含量約10%,如要進一步提高廢鋼比率至10%以上,會使得煉製過程反應不同以往,惟面對2050碳中和挑戰,中鋼完成短程減碳,中長程分「先低碳、再零碳」兩個階段的碳中和路徑規畫,其中「增用廢鋼」即是重要的多元減碳路徑之一。
廢鋼本身因雜質含量高,原無法滿足高品級鋼材性質要求之特性,惟中鋼經過生產及研發單位攜手努力,精進煉鋼原料管理及突破關鍵瓶頸,開發出「增用廢鋼」冶煉生產技術,包括「煉鋼轉爐熱能補償」、「最佳吹煉溫度控制」、「高廢鋼量快熔技術」及「石灰投入量管控」等,使得中鋼轉爐的廢鋼添加量比率可提高至30%,鍍鋅鋼品RC20每噸鋼材的碳足跡也較一般鍍鋅鋼減少0.275公噸。
此外,中鋼已建立完整的再生料訂單產銷系統,將客戶需求、生產指令、品質管控等環節緊密連接,並在標籤和品證書上明確標示再生料含量及驗證資訊。
中鋼於前年開始推出高再生料鍍鋅鋼品,訂單量也大幅增長,從前年銷售約8,300公噸,成長至去年約25,900公噸,年增達212%,今年截至10月底的銷售量也已超越去年整年水平,多家全球領導品牌的國際科技業大廠皆導入中鋼高再生料鋼品,涵蓋的產品包括電腦、家電、伺服器及家具。
逆轉製程
產品媲美高爐水準
中鋼技術團隊為順應客戶未來更高再生料鋼材需求,挑戰生產更高再生料占比的綠色鋼材,惟考量中鋼轉爐添加廢鋼最高30%的極限,另結合集團子公司中龍鋼鐵,逆轉原先轉爐鋼液送電爐澆鑄的製程,改採行電爐添加鐵水再串接轉爐的創舉,在電爐中利用廢鋼添加鐵水的冶金優勢,冶煉出媲美高爐製程水準的高品級鋼材。
中鋼結合中龍鋼鐵電爐製程,不僅於去年成功生產再生料40%以上的鍍鋅鋼品RC40,今年更開發出再生料占比超過60%的鍍鋅鋼品RC60產品,並申請UL2809驗證中,預計年底前可取得證書。
擴大供應
強化產業競爭力
中鋼深刻體認「下游好、客戶好,中鋼才會更好」,以及秉持「產業升級,材料先行」的理念,隨著全球低碳新時代來臨,市場對高再生料鋼材需求持續增長,中鋼藉著不斷研發創新,相繼開發出RC12、RC20、RC40及RC60的高再生料鋼材,拉開與一般鋼廠的技術差異,有望擴大綠色鋼材供應範圍,強化低碳競爭力。
另有鑑於廢鋼已成為降低煉鋼碳排的重要資源,中鋼集團廢鋼今年起將全面內部循環化再利用,另為滿足訂單需求,亦須適時額外採購廢鋼,充分發揮鋼鐵百分之百可回收再利用的優異特性,以提供下游客戶優質低碳鋼品,力助客戶爭取高品質訂單,實踐與客戶「共創價值」願景。
|
11 |
碳費敲定 每噸300元 |
摘錄經濟A1版 |
2024-10-08 |
環境部昨(7)日召開第六次碳費費率審議會,決議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企業可選擇自主減量計畫,以適用優惠費率A(行業別指定削減率)每公噸50元,或優惠費率B(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每公噸100元,本月預告碳費費率,明年5月底前試申辦,2026年正式收費。
碳費方案出爐後,環團與產業界都不滿意。環團指過低的費率對企業減碳誘因不足,表達強烈抗議;工總則認為這樣的費率仍偏高,不利於產業低碳轉型。
環境部指出,經綜合考量,多數委員建議我國碳費徵收費率為: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對應技術標竿指定目標的優惠費率B為每公噸100元,若進一步選擇國際減碳最高標準的行業別指定目標,則可適用更優惠的費率A每公噸50元。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指出,企業若要申請適用優惠費率A,一般行業至2030年相較基準年2021年,須削減42%的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鋼鐵業須削減25.2%,水泥業則須削減22.3%。至於優惠費率B,各行業至2030年相對基準年平均(2018到2022年),年削減率須達23%。
環境部估算,明年5月試申報,以多數企業較可能選用的優惠費率B來算,2026年徵收碳費開始,每年預計將有60億元的碳費收入。
初步徵收對象以年排放量2.5萬公噸以上的電力業、燃氣供應業及製造業,收費對象約281家公司約500廠,環境部認定的高碳洩漏風險事業除優惠費率外,還可適用兩折的排放量調整係數值,若以優惠費率A每公噸碳定價50元來算,高碳洩漏事業最低每公噸碳費僅需繳10元。
根據環境部統計,碳排量達500萬至1,000萬噸的企業有二廠,包括中龍鋼鐵、台塑石化麥寮三廠,碳排量達1,000萬公噸以上的則是中鋼及台塑石化麥寮一廠。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說,預計2026年開始收費碳費,且以二年為一期檢討費率並分階段調升,預期到2030年調升至每噸1,200元至1,800元之間。
|
12 |
不減碳 碳費每噸300元 |
摘錄工商A1版 |
2024-10-08 |
環境部7日召開第6次碳費費率委員會,建議一般費率訂為每噸300 元,優惠費率A、B分別為50元、100元。環境部表示,草案將在今年 底完成預告,預計明年元旦上路、2026年正式收費;後續將視企業提 出自主減量計畫的情形,明年再評估是否酌調碳費。
環境部公布碳費費率草案,一般費率每噸300元,優惠方案A每噸5 0元,企業須提自主減量計畫,並達到國際間最嚴格的「行業別指定 削減率」標準才能適用;其中,鋼鐵業需減碳25.2%、水泥業需減碳 22.3%。而優惠方案B則是每噸100元,須在製程上減碳達「技術標竿 指定削減率」,平均約減碳23%。
若為高碳洩漏行業,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經核定後,則可適用碳 排放量0.2係數調整;若能達成方案A,則每噸碳費可降至最低10元。 但企業若不提自主減量計畫,則碳費僅能扣除2.5萬公噸後,適用一 般費率。
目前碳費徵收對象約有500家工廠、隸屬於281家企業,
包含鋼鐵、水泥、化學材料、半導體等產業。其中,年碳排量達1 ,000萬公噸以上僅2廠,分別是中鋼及台塑石化麥寮一廠;而年碳排 量達500萬以上,未及1,000萬噸的亦有2廠,為中龍鋼鐵及台塑石化 麥寮三廠。
以碳排放1,000萬頓以上的中鋼、台塑麥寮一廠為例,環境部指出 ,若不提自主減量計畫,則依一般費率每噸300元計費,每年需繳納 逾29億元碳費。若達成優惠A,則每年繳納金額降至4.9億元;達成優 惠B,則年繳9.9億元碳費。
以優惠方案B推估,若企業均有提出自主減量計畫,適用每噸100元 碳費計算,環境部每年將有60億元碳費收入。而若企業均不提自主減 量計畫,全數採取每噸碳費300元計費,對GDP成長的影響,將下降0 .12個百分點,但環境部表示,此情形應不會發生,明年視企業提出 自主減量計畫情形,評估調整碳費費率。
此外,環境部預計明年上半年將發布「高碳洩漏」行業別;待主計 總處11月更新五年一度的產業關聯表數據後,將會商經濟部,依行業 別排放密集度及貿易密集度等條件來判斷,發布屬於高碳洩漏風險事 業單位的範疇。
|
13 |
擴大碳費優惠 業界聲聲催 |
摘錄經濟A4版 |
2024-09-17 |
環境部昨(16)日舉行「碳費制度三項配套子法」法規說明會,業者希望擴大優惠費率級距。環境部回應,優惠費率與一般費率的差距,是希望鼓勵業者減碳,審議會審費率時會納入考量。
環境部日前召開第五次碳費審議會,建議碳費起徵年的一般費率為每噸300至500元,環境部長彭啓明日前透露,採用「技術標竿指定削減率」的優惠費率B大約會落在每噸100元水準,意即採用較嚴「行業別指定削減率」的優惠費率A,費率可望低於每噸100元。
環境部昨召開法規說明會,包括台電、中鋼、李長榮化工、中龍鋼鐵、信大水泥、永豐餘、康寧、群創光電等各大企業都派代表出席,提出業者的擔憂。
有業者期盼環境部先說明優惠費率級距,讓企業可先試算,更期待能拉大優惠費率與一般費率間差距。氣候變遷署表示,在費率審議會時也跟審議委員強調,優惠費率跟一般費率的差距就是鼓勵大家來提自主減量計畫最好的誘因,未來審議優惠費率時也會納入考量、鼓勵大家提出自主減量計畫。
有鋼鐵、水泥業者希望環境部可公布符合高碳洩漏風險行業的條件,氣候署表示,申請高碳洩漏風險行業前,必須要先取得核定自主減量計畫書,至於高碳洩漏風險認定,未來將持續與經濟部討論,並公布相關審核原則與程序。
業者也關注自主減量計畫未能如期達標的調整因應,氣候署指出,適用優惠費率B的自主減量計畫,若執行後發現成效優於預期,可改申請適用優惠費率A,但以優惠費率A申請的自主減量計畫,在執行後發現成效不如預期,則不得申請優惠費率B。
另外,中鋼代表也替鋼鐵業發聲,擔心我國碳費在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扣抵比率過低,最後「鋼鐵製品將被剝兩層皮」,政府是否未來還有其他因應措施?
氣候署強調,目前仍待歐盟CBAM計算方式出爐,才能確定扣抵比率,但目前費率是由碳費審議會來審定,環境部會密切注意CBAM的進度,進一步與經濟部討論後續對應措施。
|
14 |
公告本公司法人代表人董事異動暨超過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4-09-11 |
1.發生變動日期:113/09/11 2.舊任者姓名及簡歷:王錫欽,中鋼公司前代理董事長暨總經理 3.新任者姓名及簡歷:周文賢,中鋼公司生產部門副總經理 4.異動原因:法人代表人董事改派 5.新任董事選任時持股數:8,612,586,123 6.原任期(例xx/xx/xx至xx/xx/xx):112/09/28~115/09/27 7.新任生效日期:113/09/10 8.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3/5 9.其他應敘明事項:公司於113/9/11接獲改派通知函,改派生效日為113/09/10。
|
15 |
中鋼新董座:Q4要谷底翻身 |
摘錄工商A 14 |
2024-09-11 |
中鋼10日舉行董事會,推選原執行副總經理黃建智擔任董事長,總 經理由原生產副總經理陳守道升任,執行副總則由原技術副總經理鄭 際昭升任。黃建智接下董座後,除馬上要面對第四季盤價之外,近期 中鋼股價連10跌,面臨20元關卡保衛戰,黃建智信心喊話,認為中鋼 要從規劃的「二軸三轉」轉型計畫著手,並看第四季旺季能否帶動股 價從谷底翻身。
中鋼新任董事長黃建智1985年進入中鋼,歷任營業管理處副處長、 中鋼日鐵越南公司業務部門副總經理、中鋼業務部門助理副總、業務 部門副總經理、中鋼執行副總,並兼任中龍董事長,在中鋼已有39年 資歷,且是業務底出身,業界對他評價頗高,認為黃建智對於市場行 情熟稔、身段柔軟,可望帶領中鋼走出近年的困境。
中鋼新的領導團隊上任後,除了要面對第四季盤價怎麼開之外,連 跌10天的股價也是要改善的課題,10日中鋼股價已來到20.4元,為2 020年10月底以來最低,三大法人賣超達7,315張,更面臨20元保衛戰 ,上次中鋼股價跌破20元已經要追溯到2020年8月、新冠疫情爆發期 間。
對此黃建智表示,股價要往上拉必須讓投資人有信心,短期來看希 望在美國聯準會降息後帶動鋼價上漲,配合第四季旺季,讓需求能從 谷底翻身,對於股價會有幫助。
長期則要回到中鋼這幾年大力推動的「二軸三轉」策略,藉由改革 讓中鋼轉型,這需要時間及執行力去推動,但若能完成可獲得投資人 認同,也會反映在股價上。
黃建智不諱言指出,近年國家發展重心在AI及半導體,傳產則面臨 相對辛苦的經營環境,挑戰也很多,但中鋼積極推動轉型,「二軸三 轉」更是經過四到五年討論修正淬煉出的策略,接下來仍會持續推動 ,尤其是對於產業更重要的供應鏈轉型,藉此帶動資金流動及業績表 現。
|
16 |
等待降息…企業發債Q3起急凍 |
摘錄工商A 12 |
2024-08-22 |
全球央行進入降息循環,市場預期國內利率觸頂,企業發債自第三 季起更是急凍,排除壽險及金融債,7月發行量僅344億多元,8月至 今僅405.4億元,相較去年同期發債狂飆924.29億元,幾乎呈現腰斬 。
據櫃買中心統計,傳統發債大戶8月還是靜悄悄,僅剩中油按照既 定計畫發債120億元,另有元大金控發債63億元,至今僅發出405.4億 元公司債,主要靠中油進場發債120億元撐腰,其餘發債大戶全休兵 ,尤其上半年狂發債的台積電,下半年以來仍無消無息,整體企業明 顯轉觀望,等降息減輕募資成本後再發債。
下半年起公司債發行量縮,主要關鍵還是大咖消失。券商主管觀察 ,今年以來公司債大咖發行量,上半年是踩足油門狂發債,包括「發 債王」中油發出476億元、台電387億元、台積電343億元;但第三季 起企業發債意願低迷,除7月台電發出100.5億元,8月中油發債120億 元,台積電自5月起發債後,至今未再發債。8月除有中油發債,元大 金發債63億元,以及中龍鋼發債30.5億元,勉強撐住單月發債規模。
以票面利率來看,中油5年新券利率已衝上1.95%、10年新券更達 2.03%;元大金5年新券直接站上2%、10年券也有2.1%;中龍鋼發 出10年券更達2.25%。
券商主管指出,市場上可買額度逐漸飽和,企業發債會考量市場胃 納量,加上發債利率上揚、成本提升,以及今年壽險業瘋狂發債,且 利率更具吸引力,壓縮其他公司債空間,除台電及中油每季維持發債 計畫,台積電能否跟上發債要再觀察。
另回顧今年企業發債量,上半年維持量能,1月有660.5億元、2月 春節月休兵,但3月增至720.2億元、4月發債量續增至892億元、5月 587.4億元、6月764.2億元;進入下半年後,7月僅剩344.4億元、8月 405.4億元,顯現愈來愈冷的趨勢。
|
17 |
節能標竿獎觀摩 中龍鋼鐵分享經驗 |
摘錄工商C8版 |
2024-07-05 |
經濟部能源署舉辦113年經濟部節能標竿獎系列觀摩會,7月3日由 榮獲節能標竿獎金獎的中龍鋼鐵股份有限公司軋鋼廠分享節能措施與 經驗,吸引上百位產業從業人員到場觀摩,分享節能案例,包括智能 爐溫控制節能、製程節能改善以及鋼捲儲區物流智能化等。
經濟部能源署羅蕙琪副組長出席時提到,政府為了協助各界推展節 能工作,提供各項補助及輔導資源,包括:產業提供動力與公用設備 補助、節能績效保證專案示範推廣補助、廢熱與廢冷回收補助等節能 專案,協助產業投入節能改善。此外,經濟部也設立節能服務團,由 專業團隊提供用能診斷與輔導,加速節能工作推動。今天的節能標竿 觀摩研討會,特別商請標竿獲獎單位分享成功案例,希望與會者將學 習到的新知與資訊帶回落實,一起實踐節能淨零工作。
中龍鋼鐵軋鋼廠中的加熱爐占整體近6成能耗,為了落實節能,集 團自行研發智能爐溫控制系統,不但優化爐溫控制達98.5%,滿足鋼 胚加熱品質,同時達到節省能耗的效果。此外,廠內更導入AI學習法 降低物流耗電,優化鋼捲分類及出入倉庫流程,大幅減少鋼捲吊送頻 率及時間,透過智慧管理展現優越節能成果。
觀摩會除了邀請標竿單位案例分享,現場也設置了能源政策宣導及 節能案例分享區,提供節能標竿獎資訊平台、節能標竿專輯與案例電 子書、節能文宣手冊等供企業索閱,後續還有四場次觀摩會活動,詳 細資訊及報名方式,可上「節能標竿獎-113年節能觀摩會」網頁ht tps://reurl.cc/gGbgYX查詢。
|
18 |
出貨超標 中鋼6月營收表現可期 |
摘錄工商B1版 |
2024-07-02 |
中鋼(2002)熬過4、5月的市場考驗,1日公布6月出貨量合計91. 6萬噸,比目標量高出2.1萬噸,也結束先前連續二個月下滑低谷,6 月營收表現可期。
中鋼累計上半年出貨量562.8萬噸,年增1.22%。中鋼表示上半年 出貨量雖然只比去年同期微幅成長,不過營收及獲利表現都不錯,今 年會比去年好的基調不變。
中鋼統計,中鋼及中龍合計6月出貨量91.6萬噸,其中中鋼64.2萬 噸、中龍27.4萬噸;若以內外銷來看,內銷為47.6萬噸,外銷則為4 4.0萬噸。而6月出貨量與中鋼的目標89.5萬噸多出2.1萬噸,月增1. 78%,也結束4、5月連續二個月下滑的趨勢。中鋼表示,6月出貨與 目標值及5月出貨兩者皆約當水準,顯示內外銷拉貨動能穩定。
中鋼上半年累計出貨量562.8萬噸,較去年同期小增1.22%,不過 中鋼表示,上半年出貨量增幅雖不大,但前五月累計稅前盈餘28.17 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63.97%,除2月因農曆過年上班天數較少 、出貨量也降低之外,其餘月份稅前盈餘都有超過6億元水準,顯見 中鋼已轉型高值化精緻鋼廠有成,出貨量已不是中鋼所追求的目標。
|
19 |
公告本公司法人代表人董事異動
暨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發生變動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4-05-13 |
1.發生變動日期:113/05/13 2.舊任者姓名及簡歷:翁朝棟,中鋼公司代表人暨中鋼公司董事長 3.新任者姓名及簡歷:鄭際昭,中鋼公司技術部門副總經理 4.異動原因:法人代表人董事改派 5.新任董事選任時持股數:8,612,586,123股 6.原任期(例xx/xx/xx至xx/xx/xx):112/09/28~115/09/27 7.新任生效日期:113/05/18 8.同任期董事變動比率:2/5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
20 |
中龍鋼鐵總經理 呂紹榮 2025年拚減碳7% |
摘錄工商A5版 |
2024-04-26 |
中龍鋼鐵將扮演中部減碳「急先鋒」角色!中龍總經理呂紹榮25日 表示,公司碳中和路徑規劃與推動,包括節能減碳作為、能源整合、 水資源管控及回收再利用。
中龍的碳中和路徑規劃,是以2018年為基準,分別規劃短、中、長 期的減碳策略,短期先減碳,盤點各項節能方案,預定2025年先達成 減碳7%。
中期低碳,中龍將引進低碳煉鐵、低碳煉鋼的技術,來達成2030年 減碳25%;長期策略則採用突破性新技術生產。例如,無碳燃料、全 氫能冶煉技術、碳捕捉封存技術(CCS),以期2050年達碳中和目標 。
呂紹榮說,母公司-中鋼為鋼鐵產業邁向碳中和的領頭羊,將以大 帶小,並以「1+N」的方式,中龍也一起配合,帶領下游客戶,大家 一起做好碳管理系統平台。
中龍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高爐與電爐產線的一貫化作業鋼廠,主要 設備皆採最高效環保製程設計,公司粗鋼年產量約600萬噸。其中, 2023年鋼品占比,熱軋鋼捲占62%,是公司最大宗的鋼品。
呂紹榮說,中龍致力於包括節能減碳作為、綠色生活,及環境友善 回饋等面向。其中,中龍斥資110億元,推動原料儲存場室內化,可 減少粒狀污染物約58.5公噸,減碳約7.6萬噸,減碳效果佳。
中龍自建廠以來至今,公司行動方案已推動241項減碳專案,共投 資130億元,包括大型設備工程、能源管理參數優化、提升良率與設 備效能、汰換成高效率燈具,及推動低碳能源,累計內部減碳量達2 03萬噸,相當於5,222座的大安森林公園每年的吸碳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