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 1 | 
                          大客戶傍身 碩網上櫃蓄勢衝  | 
                          摘錄工商B5版 | 
                          2025-07-02 | 
                        
						
                        
                          
                         
                              
                                  以企業對話式AI、知識管理為主要業務的碩網(7547)將於2日召 開上櫃前法說會,該公司的客戶包括有台積電等半導體及製造業者及 20多家金融業者。上櫃前該公司增資3,779張,每股發行價格暫定45 元。
 
   碩網以知識管理服務起家,在AI時代,將大型語言模型、檢索增強 生成(RAG)等技術結合,提供「企業端對話式AI」、「生成式AI整 合平台」及企業知識管理平台等服務。
 
   該公司在上櫃前公開說明書表示,隨著DeepSeek等開源大語言模型 的普及,未來恐遇到市場的低價競爭,或是客戶不另行委外廠商,選 擇自行開發等挑戰。但碩網指出,該公司的優勢在於,可以整合企業 前端用戶使用介面(如LINE、Teams、WhatsAPP等社交溝通軟體)、 AI大語言模型以及企業後端管理應用程式(例如,客戶關係管理CRM 、企業資源軟體ERP、人力資源管理軟體)等,相較於其他業者僅能 提供工具型的服務,碩網可以為客戶做到端對端的完整服務,成為競 爭對手較難跨越的門檻。
 
   目前碩網的客戶以金融、製造業、醫療和公部門為主。以金融產業 來看,客戶有第一銀行、玉山銀行等20多家銀行,甚至於日本保險業 者Aflac亦成為碩網的客戶。其他大型客戶還包括有台灣高鐵、中華 航空、長榮航空、台大醫院、家樂福等。
 
   值得一提的是,碩網亦成功爭取到知名半導體晶圓大廠台積電,製 造業大廠奇美、南亞等客戶。
 
   看好AI接下來朝向企業落地應用,以及AI代理。碩網資訊支援多種 大語言LLM 模型(如OpenAI、Google、Azure等),並可處理多模態 資料(語音、文字、影像),以及多語系,並可提供雲端或本地部署 。碩網在公開說明書指出,該公司具備「應用實現」導入經驗,而非 僅停留於「模型實驗」。
 
   碩網前五月營收1.11億元,年增22.59%,第一季稅後純益0.13億 元、每股稅後純益0.43元。2024年每股稅後純益為3.33元。                                    
                                 
                                | 
                        
						
						
						
                        
                          | 2 | 
                           綠色先行者 取經國際 | 
                          摘錄經濟A4版 | 
                          2025-05-15 | 
                        
						
                        
                          
                         
                              
                                問:環境部組成綠色先行者聯盟,有哪些企業參與?
 
 答:我上任以來除了推動碳費制度上路外,也宣布將啟動總量管制碳交易與碳費制度並行。環境部與企業共組「綠色先行者聯盟」,預計6月下旬要前往德國取經,初步已經有17家業者會加入,這些業者未來也將投入環境部試辦的雙軌制。
 
 綠色先行者聯盟包括台塑、中鋼、台積電、台電、中油、台泥、長春石化、友達光電、聯電、台灣美光、永豐餘集團、東和鋼鐵、日月光、奇美、台達電、宏碁與華碩等17家,主要是高碳排業者。
 
 由於環境部與德國簽有碳交易合作協議,因此今年6月綠色先行者聯盟出訪首站將選定德國,將前往當地了解德國如何處理碳交易、如何進行總量管制碳交易。
 
 除了解國際制度運行,更想要了解的是,如何讓台灣碳費可以提高至國際水準。目前,台灣碳費每公噸僅收新台幣300元、約10美元,在世界來說是中後段班,以瑞典來說,碳稅每噸訂於137美元,超過新台幣4,000元,雖然這在台灣在未來十年都很難發生,但像是台積電等前幾名的排碳大戶,自身投入減碳的成本已經到了每噸約3,000元至5,000元,甚至還上看3萬元。
 
 問:未來在減碳方面,與產業界有哪些新合作?
 
 答:舉例來說,台積電與環境部去年簽署碳捕捉合作備忘錄(CCU),希望把碳捕捉相關技術導入公有焚化爐,把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冷凍液化後,運輸至再利用端或是碳封存場,換取碳權,而首個導入台積電碳捕捉技術的焚化爐就是嘉義縣鹿草焚化廠。
 
 台灣20多座焚化廠,每年約燃燒600萬噸至700萬噸各種垃圾,經過碳盤查,估計有200萬至300萬噸碳排,這樣一來,每噸碳的成本上看萬元,基於台積電持續在台灣增加投資的經營目標、及國際供應鏈的淨零宣示,讓台積電願意持續投入減碳。
 
 現在雖然仍在測試階段,但未來環境部也會從法規端協助,例如讓碳捕捉的減碳效果獲得更明確的認證、以及公私部門合力減碳的碳權分配標準等細節,進而形成「碳捕捉」產業。
 
 此外為了鼓勵國內淨零新興產業持續投資,環境部去年向國發基金爭取100億元,而綠色成長基金專案辦公室預計5月23日掛牌,每案投資金額約在2,000萬至1億元,希望透過綠色成長基金借力使力,帶動國內淨零新創產業成長。
                                    
                                 
                                | 
                        
						
						
						
                        
                          | 3 | 
                          奇美實踐永續 水資源管理再升級 | 
                          摘錄經濟D 16 | 
                          2025-04-22 | 
                        
						
                        
                          
                         
                              
                                氣候變遷加劇,水資源短缺成為全球共同的嚴峻挑戰。水資源有效管理不僅有助緩解缺水壓力,更是企業維持永續發展與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奇美實業為全球高性能材料領導廠商,致力實踐環境永續,積極布局水資源管理,以達Clean & Green綠色目標。
 
 114年3月,奇美仁德廠區開始接收來自仁德再生水廠的再生水,展現企業與政府合作的重要成果。規劃每日使用仁德再生水廠8,000噸再生水,廠內自建EDR倒極式電透析再生水系統,每日提供約3,000噸再生水,再生水替代率達80%,彰顯對環境永續的實際行動力,也確保在面對氣候變遷帶來乾旱與缺水挑戰時,能維持水源供應穩定,強化營運韌性。
 
 早在2017年奇美便積極布局水資源管理策略,在仁德廠區興建臺灣石化業首套、也是目前全臺規模最大的EDR工業廢水再生系統。2021年啟用後,每日回收製程排放的工業廢水,透過沉浸式薄膜過濾(SMF)、倒極式電透析(EDR)及逆滲透(RO)三階段處理程序,將廢水轉化為高品質的再生水導回生產流程。再生水的建置與運營成本高於自來水,奇美毅然投入,期望透過領先的水循環技術,降低企業用水對環境的影響。
 
 奇美表示,與臺南市政府合作,透過創新的「以水換水」供水模式,強化水資源的永續管理。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更紓解區域水資源的調度壓力,提升在地供水韌性。仁德再生水廠因鄰近奇美廠區,節省大量管線建置成本及能源消耗,具體落實循環經濟原則。透過內外部再生水系統雙管齊下,奇美每年減少約363萬公噸自來水取用量,約當35,000人年用水量,並計畫今年正式導入ISO 46001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全面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的設備、流程與人員培訓,持續推動內部節水措施,達成80%用水回收率(R2)的目標,讓每滴水都能被妥善管理。
 
 奇美承諾持續深化水資源循環再利用策略,開發更節水的製程技術,在穩定生產時,不斷尋求創新方式減少對環境的影響。秉持「Clean & Green」的綠色願景,透過具體行動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攜手合作夥伴共同守護珍貴的能資源,為下一代創造永續幸福的未來。                                   
                                 
                                | 
                        
						
						
						
                        
                          | 4 | 
                           水資源管理再升級 奇美實踐永續新願景  | 
                          摘錄工商A9版 | 
                          2025-04-22 |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水資源的短缺已成為全球共同面臨的嚴峻挑戰。有效的水資源管理不僅有助於緩解缺水壓力,更是企業維持永續發展與競爭力的重要關鍵。奇美實業身為全球高性能材料領導廠商,長期致力實踐環境永續,積極布局水資源管理,以達成其Clean & Green綠色目標。
 
 今(2025)年3月,奇美仁德廠區正式開始接收來自仁德再生水廠的再生水,展現出企業與政府合作的重要成果。根據規劃,奇美仁德廠區每日使用仁德再生水廠供應的8,000噸再生水,搭配廠內自建的EDR倒極式電透析再生水系統每日提供的約3,000噸再生水,實現再生水替代率達80%。此舉不僅彰顯奇美對環境永續的實際行動力,也確保企業在面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乾旱與缺水挑戰時,仍能維持穩定的水源供應,強化企業的營運韌性。
 
 早在2017年,奇美便積極布局水資源管理策略,在仁德廠區興建了臺灣石化業首套,也是目前全臺規模最大的EDR工業廢水再生系統。此系統於2021年啟用後,每日回收製程排放的工業廢水,透過沉浸式薄膜過濾(SMF)、倒極式電透析(EDR)及逆滲透(RO)三階段處理程序,成功將廢水轉化為高品質的再生水導回生產流程。儘管再生水的建置與運營成本較一般自來水更高,奇美仍毅然投入,期望透過領先的水循環技術,大幅降低企業用水對環境的影響。
 
 為進一步強化水資源的永續管理,奇美更與臺南市政府合作,透過創新的「以水換水」供水模式,由仁德再生水廠每日固定提供8,000噸再生水給奇美製程使用。此一合作模式不僅滿足企業的生產需求,更紓解了區域水資源的調度壓力,提升在地供水韌性。此外,由於仁德再生水廠與奇美廠區位置鄰近,這種就近供水的方式,進一步節省大量管線建置成本及能源消耗,具體落實循環經濟原則。
 
 透過內外部再生水系統雙管齊下,奇美每年將可減少約363萬公噸的自來水取用量,相當於約35,000人一年的用水需求,具體展現企業保護水資源的決心。奇美並計畫於今(2025)年正式導入ISO46001水資源效率管理系統,全面提升水資源使用效率的設備、流程與人員培訓,持續推動內部的節水措施,達成用水回收率(R2)80%的目標,讓每一滴水都能被妥善管理。                                   
                                 
                                | 
                        
						
						
						
                        
                          | 5 | 
                          
代子公司鎮江奇美化工有限公司公告簽訂人民幣10億元聯合授信案 | 
                          摘錄資訊觀測 | 
                          2024-11-20 | 
                        
						
                        
                          
                         
                              
                                1.事實發生日:113/11/19 2.契約相對人:瑞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鎮江分行、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鎮江新區支行、江蘇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鎮江分行、 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臺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嘉定支行、 玉山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廣州分行、中國信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 彰銀商業銀行有限公司東莞分行、華南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 十家銀行共同主辦 3.與公司關係:無 4.契約起迄日期(或解除日期):113/11/19~117/02/19 5.主要內容(解除者不適用):簽訂人民幣10億元聯合授信案 6.限制條款(解除者不適用):財務承諾:本授信案由奇美實業提供支援函, 並依支援函約定將促使借款人履行本貸款合約下之責任與義務。 7.對公司財務、業務之影響(解除者不適用):用於充實鎮江奇美化工營運資金 8.具體目的(解除者不適用):鎮江奇美化工為支應營運流動資金需求, 今日與10家聯貸銀行團簽訂人民幣10億元之聯合授信案。 授信期間為三年及二年展期申請權。 9.其他應敘明事項: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