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次 |
標題新聞 |
資訊來源 |
日期 |
1 |
離岸風電3-2簽約5廠全送件 最快2028併網 |
摘錄工商時報 |
2024-11-12 |
離岸風電3-2期11日為「辦理簽約」繳交期限,經濟部能源署表示 ,五家獲配業者全數在11日下午5點以前送件辦理簽約。受理收件後 將盡速審查相關文件並完成行政契約簽署作業,3-2期完工併網年度 分別為2028與2029年,屆時將可增加2.7GW裝置量,每年提供超過10 0億度綠色電力。
離岸風電3-2期今年8月公布獲配案場,依序包括森崴能源又德風場 、SRE風睿能源海廣風場、CIP渢妙二風場、科理歐永續能源海鼎一風 場,以及英華威德帥風場等五座離岸風場,分配容量總計2.7GW。前 三者預定併網時間為2029年,後兩者預定併網時間為2028年。
能源署署長游振偉強調,獲配的五家業者都已經把資料送交完成, 但繳交資料不代表簽約完畢,在能源署檢視包括履約保證金等資料、 若有缺件需補件等程序後,才會正式簽約。以過去經驗,簽約文件檢 視完,大概需要兩到三周時間,簽約過後,風場的整個建制程序即正 式啟動。
至於已經在建置階段的3-1期五座風場,除了對外宣布融資順利、 預定於2027年如期併網的CIP渢妙一風場之外,尚有科理歐及道達爾 海鼎二風場,風睿能源海盛風場,法國電力及台亞風能環洋風場,力 麗及天豐新能源海峽二風場,能源署皆因疫情不可抗力因素給予展延 一年,預計在2027到2028年併網。
能源署表示,3-1期最需要的協助,是媒合買賣雙方,能源署觀察 ,買方的需求愈靠近2030年才會更加明顯,有幾家規模較大的電子業 ,對再生能源到位的需求則比2030年還要更提前,但這些業者想用什 麼方式購買綠電,其公司內部都需要很多溝通時間,這時候就希望未 來將掛牌成立的泛公股售電平台可以協助,經濟部希望該平台在今年 底之前籌備完成。
除此之外,未來在3-3期方面,游振偉進一步指出,由於將不會把 國產化當作強制性要求,因此整體遴選機制必須重新設計,未來的重 點將會是併網時程、財務能力與技術能力、以及地方連結等。
|
2 |
搭載BW Ideol專利「阻尼池」台亞浮動式風電技術 卓越 |
摘錄工商時報 |
2024-10-05 |
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4日開幕,台亞風能首次邀請法國浮動式 技術龍頭BW Ideol來台揭露目前最成熟及最適市場化的浮動式風電技 術—搭載BW Ideol專利「阻尼池」(Damping Pool)的浮動式基礎。 台亞風能表示,有不少國際業者對台灣浮動式市場保持高度興趣,如 示範案能在台成功,可大幅增進國際市場對台發展信心。
台亞風能與BW Ideol於2022年簽署合作備忘錄,隨即展開緊密合作 ,共同開發位於苗栗外海的「環亞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已於今年3 月順利通過環評審查。因應浮動式風電示範案即將啟動,台亞風能於 2024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舉辦「浮動風電前瞻技術分享會」,邀請B W Ideol亞洲區業務開發經理山田睦分享搭載「阻尼池」專利技術的 浮動式基礎,及其國際開發經驗。
山田睦於演講中介紹,該技術不但是目前最成熟及最適商業規模開 發的浮動式風電技術,亦在法國、日本有全尺寸的示範案發電併網。 該公司為全球唯一在兩地皆有實績者,「阻尼池」基礎除能搭載市場 上最新的大型風機,並具備快速生產和安裝的優勢,體積小、施工便 利、吃水淺,滿足多數商港水深限制。
山田睦強調,「阻尼池」技術的抗風浪穩定性表現極佳,BW Ideo l浮台已挺過逾30次颱風、9.5米巨浪,成功應對極端氣候挑戰,且發 電實績亮眼。包括法國Floatgen示範案平均容量因數達59.2%,日本 Hibiki專案能在颱風侵襲下穩定運轉,這也是目前世界第一具備在颱 風中實際運行經驗的歐洲浮式風電技術,相當適合台灣氣候條件。
台亞風能董事長吳坤達指出,台亞風能做為本土開發商積極引進世 界級團隊,搭起台灣與國際技術接軌的橋樑。目前政府正在規劃浮動 式示範案,台亞風能及合作夥伴相信此為台灣風電進入下一世代的關 鍵,如示範案在台成功,可大幅增進國際市場對台發展浮動式技術的 信心,後續商業規模開發也會更容易成功,讓台灣的風場在亞洲市場 更具吸引力。
|
3 |
CIP、世紀風電 挺綠電國產化 |
摘錄工商時報 |
2024-09-30 |
「國際智慧能源週」10月2日登場,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 與世紀風電將藉此活動,向外界報告3-1期渢妙風場進度暨世紀風電 110公尺高的「擎天塔」公開亮相,以具體行動展現綠電國產化「不 是玩假的」,有信心拚如期併網,呼籲政府勿輕易放棄綠電產業供應 鏈。
風電3-1期唯一掌握進度、力拚2027年如期併網決心的CIP,正努力 和本土銀行交涉專案融資,1,400億元資金必須於年底前籌措到位, 才能通知供應鏈業者展開各項製造及安裝。
渢妙風場6月已向世紀風電及世紀樺欣採購套管式水下基礎及基樁 供應合約,合約總額超過120億元,是CIP自彰芳暨西島風場後再度與 世紀集團合作。為迎接渢妙風場14MW大型風機,CIP將攜手世紀風電 首度公開,為製造3-1期渢妙風場XXL級水下基礎所打造的「擎天塔」 。
據悉,世紀風電的擎天塔高達110公尺,打造雙塔柱壯觀景象,第 五期基地也正在開發,二者共投入10餘億元,但為迎接大型風機水下 基礎及浮式風場的開發,世紀風電不斷投資硬體建設,先前已投入逾 百餘億元。而南部水下基礎另一本土廠商洲鉅能源甫投入50億元建廠 ,華新麗華為承包3-1、3-2訂單也投入100多億為海纜建新廠,顯見 本土供應鏈廠商不斷投入風電產業行列。
不只CIP,台亞風能與法國浮式指標技術商BW Ideol迎來新的里程 碑,台亞將和BW Ideol攜手開發苗栗外海的浮式風場,這次能源周邀 請亞洲區業務開發經理山田睦來台演講,分享其浮式基礎搭載「阻尼 池R(Damping PoolR)專利技術,及其國際浮動開發經驗。該項技術 已成功驗證可適應颱風在內的海氣象條件,並可適用於各種水深。
|
4 |
10月2日智慧能源周 三議題聚焦 |
摘錄經濟A 10 |
2024-09-29 |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Energy Taiwan)即將於10月2至4日盛大開展。今年展覽匯聚470家企業、達1,625個攤位,展出規模較去年成長25%,是全台最具規模的指標性綠能與淨零專業展覽,將聚焦創能、儲能、節能三大核心領域,完整串聯再生能源供應鏈,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經濟部預估,2028年時,AI科技的用電需求將增長八倍,未來十年全國用電量年均成長2.8%,為遵循RE100的規範,使用綠電成企業當務之急,除輝達(NVIDIA)著手布局綠電採購外,Google也宣布將投資台灣太陽能建置案,在綠能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如何提升再生能源比重、穩定能源效率成關鍵議題。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今年再次齊聚能源指標大廠,展出內容涵蓋太陽光電、風力能源、儲能應用如智慧電網、電池系統、充電樁相關技術,以及多元創能如氫能、海洋能等新興能源,並攜手產官學研單位,展示產業創新成果及技術解方,全方位加速綠能轉型,打造一站購足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平台。
據悉,今年展覽齊聚眾多產業先驅與後起之秀,除了太陽能大廠聯合再生、元晶、茂迪、友達光電與永鑫能源等,風能開發商則有沃旭能源、哥本哈根風能開發、貝富新能源、風睿能源、東方風能及台亞風能;其他能源業者則包括台達電子、士林電機、三菱電機、雲豹能源、台塑新智能、聯華氣體、泓德能源等均參與展出。
此外,看好淨零市場前景及展覽效益,台灣福斯、研華、微星科技、三地能源及Telsa Energy等標竿業者也首度參展,更有台灣電池協會、中華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首次組團參展,匯聚產業創新研發技術能量,盼透過展會活絡各方交流,拓展國際商機。
業界人士表示,綠能市場商機蓬勃發展,不僅帶動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規模一年比一年盛大,同時也讓許多供應鏈的能見度提高。
|
5 |
10月2日智慧能源周 三議題聚焦 |
摘錄經濟A 10 |
2024-09-19 |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Energy Taiwan)即將於10月2至4日盛大開展。今年展覽匯聚470家企業、達1,625個攤位,展出規模較去年成長25%,是全台最具規模的指標性綠能與淨零專業展覽,將聚焦創能、儲能、節能三大核心領域,完整串聯再生能源供應鏈,備受市場關注。
根據經濟部預估,2028年時,AI科技的用電需求將增長八倍,未來十年全國用電量年均成長2.8%,為遵循RE100的規範,使用綠電成企業當務之急,除輝達(NVIDIA)著手布局綠電採購外,Google也宣布將投資台灣太陽能建置案,在綠能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如何提升再生能源比重、穩定能源效率成關鍵議題。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今年再次齊聚能源指標大廠,展出內容涵蓋太陽光電、風力能源、儲能應用如智慧電網、電池系統、充電樁相關技術,以及多元創能如氫能、海洋能等新興能源,並攜手產官學研單位,展示產業創新成果及技術解方,全方位加速綠能轉型,打造一站購足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平台。
據悉,今年展覽齊聚眾多產業先驅與後起之秀,除了太陽能大廠聯合再生、元晶、茂迪、友達光電與永鑫能源等,風能開發商則有沃旭能源、哥本哈根風能開發、貝富新能源、風睿能源、東方風能及台亞風能;其他能源業者則包括台達電子、士林電機、三菱電機、雲豹能源、台塑新智能、聯華氣體、泓德能源等均參與展出。
此外,看好淨零市場前景及展覽效益,台灣福斯、研華、微星科技、三地能源及Telsa Energy等標竿業者也首度參展,更有台灣電池協會、中華民國能源技術服務商業同業公會首次組團參展,匯聚產業創新研發技術能量,盼透過展會活絡各方交流,拓展國際商機。
業界人士表示,綠能市場商機蓬勃發展,不僅帶動台灣國際智慧能源周規模一年比一年盛大,同時也讓許多供應鏈的能見度提高。
|
6 |
浮動式風場 五業者競逐 |
摘錄經濟A 15 |
2024-08-08 |
新一輪離岸風電大戰再起戰火,經濟部能源署規劃在今年底前完備、並發布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遴選機制。目前規畫單一申請案浮台設置數量為六至12座,約90到180MW(百萬瓦)規模,規畫遴選二案為原則,得視情形增加一案,意即最多共三個案場,並透過躉購費率做為獎勵,預計2029年、2030年完工併網。
有關展開投標作業的時間點,能源署官員表示,將聽取業者意見,可能落在今年第4季或2025年第1季。
針對浮動式風場示範計畫,目前有包括風睿、西班牙開發商貝富新能源、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台亞風能、法國電力再生能源等五家業者、七座浮動風場環評過關。經濟部主導離岸風電區塊開發3-2期容量分配結果才剛底定,新一波離岸風電戰火再起,貝富新能源昨(7)日宣布其「九降風離岸風電計畫第一期」之風場選址。
|